[发明专利]一种年迈老人用通讯设备及通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82324.4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0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吕可;郑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可;郑威 |
主分类号: | H04M1/23 | 分类号: | H04M1/23;H04M1/2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年迈 老人 通讯设备 通讯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年迈老人使用的通讯设备及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对于年迈老人来说,视力、听力和记忆力都有所退化,记忆8位以上的电话号码并按正确的顺序输入电话号码、学习繁杂的手机操作都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市面上的手机都存在不同程度按键偏小、操作复杂的问题,给年迈老人的通讯带来较大的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合年迈老人使用的通讯设备及通讯方法,用于解决年迈老人记忆电话号码、操作手机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年迈老人使用的通讯设备,其上设置有:
开关键;
依次排列的三个呼叫键,其中每一呼叫键对应一组预设的电话号码,且每一呼叫键所占所述通讯设备机身的比例为1:15-1:24;
送话器和扩音器;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以及
可插入客户识别模块SIM卡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通讯设备上还设置有:
用于指示该通讯设备的信号状态的信号指示灯;
用于指示是否处于通信状态的摘机指示灯;以及
用于指示通讯设备电量的电池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通讯设备上还设置有:用于取出SIM卡的取卡口,以及配备有相应的取卡针。
所述送话器灵敏度以及所述扩音器的音量可通过如下方式之一设置:
使用USB数据线连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输入设置;
接收另一通讯设备的发送的短消息进行设置;以及
通过GPRS数据通信进行远程设置。
优选的,当用户需要通信时,按下任意一项呼叫键,对该呼叫键对应的电话号码进行主动呼叫;
当任意一项呼叫键对应的电话号码呼入时,按下任意一项呼叫键接听或自动接听;以及
在通讯过程中,按下任意一项呼叫键终止通讯。
优选的,当呼入的电话号码非任意一呼叫键对应的电话号码时,按下任意一项呼叫键接听或不接听。
优选的,所述呼叫键对应的电话号码可按如下方式之一设置:
(1)使用USB数据线连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输入设置;
(2)接收另一通讯设备的发送的短消息进行设置,比如:
(3)通过GPRS数据通信进行远程设置;该装置可与互联网上的固定IP服务器进行通信,使用任意上网的计算机登录服务器后,则可远程设置该装置。
(4)根据最近呼入的电话号码进行存储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年迈老人用通讯设备及通讯方法,仅包括开关键、依次排列的三个呼叫键、送话器和扩音器、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以及可插入客户识别模块SIM卡的卡槽,同时,每一呼叫键所占所述通讯设备机身的比例为1:15-1:24,按钮较少,且呼叫键设置较大,十分适合年迈老人使用;且每一呼叫键对应一组预设的电话号码,一键即可呼叫,解决了年迈老人记忆电话号码、操作手机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开关键,2.呼叫键,3.送话器,4.扩音器,5.通用串行总线接口,6.SIM卡卡槽。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7.信号指示灯,8.摘机指示灯,9.电池指示灯,10.SIM卡取卡口,11.取卡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合年迈老人使用的通讯设备及通讯方法,用于解决年迈老人记忆电话号码、操作手机困难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年迈老人使用的通讯设备,其上设置有:
开关键1;
依次排列的三个呼叫键2,其中每一呼叫键2对应一组预设的电话号码,且每一呼叫键所占所述通讯设备机身的比例为1:15-1:24;
送话器3和扩音器4;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5;以及
可插入客户识别模块SIM卡的卡槽6。
优选的,开关键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可;郑威,未经吕可;郑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23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