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评估网络视频用户体验质量的方法、装置和DPI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2907.7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1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H04N21/4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李梅香;张颖玲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评估 网络 视频 用户 体验 质量 方法 装置 dpi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评估网络视频用户体验质量的方法,包括:在用户播放网络视频时,至少一次获取当前的用户播放网络视频的数据量信息;基于各次获取的用户播放网络视频的数据量信息,统计网络视频播放出现卡顿的次数;基于所统计的次数,评估网络视频的用户体验质量;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评估网络视频用户体验质量的装置和深度包检测(DPI)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传输领域,尤其涉及评估网络视频用户体验质量的方法、装置和深度包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运营商来说,难以获取网络视频的用户体验质量,也就是说,用户在观看网络视频时,运营商很难获知网络视频在网络链路上的传输情况;传统网络设备及网管手段可以检测网络指标,如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抖动、丢包率等,但是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类应用而言,网络畅通不代表应用的畅通;例如,在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层之上的表现,是无法利用传统InternetProtocol(IP)层网络检测方案感知的。
为解决这个问题,现有常见解决方案是用拨测系统进行网络视频的用户体验质量进行探测,即,通过测试人员在相应时间相应地点使用应用软件,进而评估网络视频的应用体验质量。然而,这种方案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使用的应用软件很有限;2)只能在相应地点评估网络视频的应用体验质量,而地点不同时,网络视频的传输路径和到达服务器不同,因此这种方案难以说明全网各地的用户体验质量;3)只能在相应时间评估网络视频的用户体验质量,也就是说,该方案的评估结果只能反映相应时间网络视频的用户体验质量,无法反映其他时间网络视频的用户体验质量,特别是针对客户投诉的已过去的时间点,无法获取相应的用户体验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评估网络视频用户体验质量的方法、装置和DPI设备,在评估网络视频用户体验质量时,可以不受使用的应用软件种类、视频播放地点、视频播放时间的限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评估网络视频用户体验质量的方法,包括:
在用户播放网络视频时,至少一次获取当前的用户播放网络视频的数据量信息;
基于各次获取的用户播放网络视频的数据量信息,统计网络视频播放出现卡顿的次数;
基于所统计的次数,评估网络视频的用户体验质量。
上述方案中,每次获取的当前的用户播放网络视频的数据量信息包括:当前的用户播放网络视频的实际数据量和所需数据量;
所述基于各次获取的用户播放网络视频的数据量信息,统计网络视频播放出现卡顿的次数,包括:在每次所获取的实际数据量小于同一次所获取的所需数据量时,确定网络视频播放出现一次卡顿;在每次所获取的实际数据量大于等于同一次所获取的所需数据量时,确定网络视频播放未出现卡顿。
上述方案中,当i等于1时,第i次获取的当前的用户播放网络视频的实际数据量为:第i设定时间段内基于用户播放网络视频而产生的实际数据量;所述第i设定时间段的终止时间点为第i次获取用户播放网络视频的实际数据量的时间点;
当i大于1,且第i-1次获取的实际数据量大于等于第i-1次获取的所需数据量时,第i次获取的当前的用户播放网络视频的实际数据量为:第i设定时间段内基于用户播放网络视频而产生的实际数据量与第i-1设定时间段内用户播放网络视频而产生的多余数据量之和,所述第i-1设定时间段内用户播放网络视频而产生的多余数据量为第i-1次获取的实际数据量减去第i-1次获取的所需数据量而得出的差值;第i设定时间段的开始时间点为第i-1设定时间段的终止时间点,第i设定时间段的终止时间点为第i次获取用户播放网络视频的实际数据量的时间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29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