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流涡喷增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83184.2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1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涛 |
主分类号: | F02B33/40 | 分类号: | F02B33/40;F04D25/08;F04D29/54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流 增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压器,尤其涉及一种轴流涡喷增压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气体增压器和液体增压器大多数都是采用涡轮增压,涡轮增压器是弧形设计,不利于气体或者液体的有效流通,以应用于汽车上的增压器为例,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后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大,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加,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但是涡轮增压器的缺点一方面是滞后,即由于叶轮的惯性作用对油门瞬时变化反应迟缓,使发动机延迟增加或减少输出功率,这对于要突然加速或超车的汽车而言,瞬间会有点提不上劲的感觉。另一方面是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温度较高,使用一段时间后涡轮增压器的性能降低。现急需一种增压器,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向进气(或者是液体)的轴流涡喷增压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轴流涡喷增压器,包括叶轮罩壳和设置在叶轮罩壳内的压气叶轮、电机、导风轮和扩压器,所述叶轮罩壳的一端为进风口,叶轮罩壳的另一端为出风口;所述电机由连接板固定在叶轮罩壳内,所述压气叶轮靠近进风口内并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上,所述导风轮靠近出风口并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的另一端上,所述扩压器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位于压气叶轮和电机的壳体之间,所述压气叶轮靠近扩压器的一侧嵌套在扩压器内;所述叶轮罩壳靠近进风口设置向外凸起的环形谐振腔,所述压气叶轮和扩压器位于环形谐振腔内。
进一步,所述环形谐振腔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与叶轮罩壳进风口的内壁圆弧过渡连接且形成流线形状。
进一步,所述叶轮罩壳两端设置波纹状的导流管。
进一步,所述叶轮罩壳的内壁且靠近导风轮的一侧设置多个导流晶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压气叶轮和扩压器配合使用且均置于环形谐振腔内,并且将环形谐振腔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与叶轮罩壳进风口的内壁圆弧过渡连接且形成流线形状,以上组合设置能够使得进风口处的风有效的进入叶轮罩壳,进而增加进气流道单位时间的进气量。
2、轴流涡喷增压器采用轴向涡轮增加,使得气体的进入更加顺畅,更能增大单位时间进气量,相较目前的技术,本发明结构简单同时易于实现增加进气流道单位时间的进气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轴流涡喷增压器的主视图。
图中:1—压气叶轮;2—电机;3—导风轮;4—叶轮罩壳;5—扩压器;6—导流晶板;7—环形谐振腔;8—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轴流涡喷增压器,包括叶轮罩壳4和设置在叶轮罩壳4内的压气叶轮1、电机2、导风轮3和扩压器5,叶轮罩壳4的一端为进风口,叶轮罩壳4的另一端为出风口。电机2由连接板固定在叶轮罩壳4内,压气叶轮1靠近进风口内并安装在电机2的输出轴的一端上,导风轮3靠近出风口并安装在电机2的输出轴的另一端上,当电机2的电路导通输出轴转动时,带动输出轴两端的压气叶轮1和导风轮3转动,在叶轮罩壳4内形成压力,进而增加单位时间内的进风量。扩压器5安装在电机2的输出轴上且位于压气叶轮1和电机2的壳体之间,压气叶轮1靠近扩压器5的一侧嵌套在扩压器5内。扩压器5用于阻挡回流,增加进气量。叶轮罩壳4靠近进风口设置向外凸起的环形谐振腔7,压气叶轮1和扩压器5位于环形谐振腔7内。空气经过压气叶轮1的压缩进入谐振腔形7成高压流后经导风轮3后喷出。
环形谐振腔7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与叶轮罩壳4进风口的内壁圆弧过渡连接且形成流线形状。上组合设置能够使得进风口处的风有效的进入叶轮罩壳,进而增加进气流道单位时间的进气量。叶轮罩壳4两端设置波纹状的导流管8。在使用时,只需将叶轮罩壳4两端的导流管8接入外接设备的进气管中。将外部信号输出端与电机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外部信号为汽车节气门信号或者是点火信号,电机2的电源输入端与汽车电池连接。叶轮罩壳4的内壁且靠近导风轮3的一侧设置多个导流晶板6。导流晶板6引导叶轮罩壳4内的空气有效穿过导风轮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涛,未经游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31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鼠标
- 下一篇:一种电能表现场校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