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系统和控制燃料电池的运转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3385.2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2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盐川谕;坊农哲也;浜野井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04537 | 分类号: | H01M8/04537;H01M8/246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韩峰;孙志湧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系统 控制 运转 方法 | ||
1.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料电池(100),所述燃料电池(100)包括电解质膜(90);
传感器(450),所述传感器(450)被配置为测量所述燃料电池(100)的温度;以及
控制器(610),所述控制器(610)被配置为:当通过所述传感器(450)测量的所述燃料电池(100)的所述温度维持在第一阈值温度以上达到规定时间段以上、并且然后所述燃料电池(100)的所述温度降低到低于第二阈值温度时,所述控制器(610)使所述燃料电池(100)执行湿润运转,以将在所述燃料电池(100)的阴极处的水平衡增加到比在所述燃料电池(100)的正常运转期间的所述阴极处的水平衡高的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温度等于或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
阴极废气排放通道,所述阴极废气排放通道被布置在所述燃料电池(100)中;以及
压力调节器(340),所述压力调节器(340)被配置为调节所述阴极废气排放通道中的压力,
其中,所述控制器(610)被配置为:通过控制所述压力调节器(340)使所述燃料电池(100)来执行所述湿润运转,以使得在所述阴极废气排放通道中的所述压力增加到比在所述燃料电池(100)的所述正常运转期间的所述阴极废气排放通道中的压力高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
阴极反应气体供应器(320),所述阴极反应气体供应器(320)被配置为将阴极反应气体供应到所述燃料电池(100),
其中,所述控制器(610)被配置为:通过控制所述阴极反应气体供应器(320)来使所述燃料电池(100)执行所述湿润运转,以使得被供应到所述燃料电池(100)的所述阴极反应气体的流量被降低到比在所述燃料电池(100)的所述正常运转期间被供应到所述燃料电池(100)的所述阴极反应气体的流量低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
阳极反应气体供应通道(261),通过所述阳极反应气体供应通道(261)将阳极反应气体供应到所述燃料电池(100);
阳极废气排放通道(262),通过所述阳极废气排放通道(262)排放来自所述燃料电池(100)的阳极废气;
循环通道(263),所述循环通道(263)将所述阳极反应气体供应通道(261)和所述阳极废气排放通道(262)彼此连接;
泵(240),所述泵(240)被布置在所述循环通道(263)上,所述泵(240)被配置为将所述阳极废气中的至少一部分供应到所述阳极反应气体供应通道(261);
阴极反应气体供应通道,通过所述阴极反应气体供应通道将阴极反应气体供应到所述燃料电池(100);以及
阴极废气排放通道,通过所述阴极废气排放通道排放来自所述燃料电池(100)的阴极废气,
其中,所述阴极反应气体被供应到所述燃料电池(100)的所述电解质膜(90)的一侧,并且所述阳极反应气体被供应到所述燃料电池(100)的所述电解质膜(90)的另一侧,并且所述阴极反应气体被供应到所述燃料电池(100)的方向与所述阳极反应气体被供应到所述燃料电池(100)的方向相反,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610)被配置为:通过控制所述泵(240)来使所述燃料电池(100)执行所述湿润运转,以使得在所述循环通道(263)中的所述阳极废气的流量被增加到比在所述燃料电池(100)的所述正常运转期间的所述循环通道(263)中的所述阳极废气的流量高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包括:
阻抗计(521),所述阻抗计(521)被配置为测量所述燃料电池(100)的阻抗,
其中,所述控制器(610)被配置为:当由所述阻抗计(521)测量的所述阻抗是规定值以下、并且由所述传感器(450)测量的所述燃料电池(100)的所述温度从等于或高于所述第二阈值温度的温度被降低到比所述第二阈值温度低的温度时,所述控制器(610)启动用于使所述燃料电池(100)执行所述湿润运转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33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 下一篇:一种电芯中转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