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85276.4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5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虎;刘德波;陈永方;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6/22 | 分类号: | E04H6/22;E04H6/28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王金 |
地址: | 4500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设有 出口 塔式 停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用建筑,尤其是一种停车楼。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社会上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汽车 在城市中密度越来越大,停车难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一大难题,成为一个影响城市化进程 的重要问题。停车难重要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我国城市机动车辆平均增长速度在15%-20%, 而同时期城市停车基础设施的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3%,特别是大城市的机动车拥有量的 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停车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因此,各级政府针对城市停车难的问题积极 探求解决的措施。
作为现代大都市的标志,立体建筑和立体交通都有了显著发展,道路拥挤、车满为患已 成为当今快节奏社会中的最不和谐之音,发展立体停车库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建设集中停 车的停车楼成为城市建设的现实需求。现有的停车楼停车效率较低,停车电梯每次只能取 放一辆车,司机经常需要等待电梯,使用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取效率高、停车取车较为方便的电梯设有单侧出口 的塔式停车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匀 排列的若干承重立柱,各承重立柱上下均匀间隔连接有若干楼层板;各承重立柱所围区域 的中心部位竖向作为电梯升降通道,最顶部的楼层板于电梯升降通道处设有电梯机房,电 梯升降通道内设有旋转载车电梯;各楼层板的中部均设有与电梯升降通道对应的中心孔; 电梯机房内设有驱动卷扬装置,驱动卷扬装置通过绳索与旋转载车电梯相连;旋转载车电 梯为双层设置,旋转载车电梯内上下层之间的间隔与相邻楼层板之间的间隔相同;旋转载 车电梯一侧设有车辆进出口,旋转载车电梯上层和旋转载车电梯下层均与车辆进出口相 通;
各楼层板上均围绕电梯升降通道设有若干停车平台;各楼层板上的停车平台竖向对应 设置;
一楼的一个停车平台连接第一层车辆通道,该停车平台作为奇数层车辆取放平台;二 楼的一个停车平台连接第二层车辆通道,该停车平台作为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奇数层车 辆取放平台旁边设有操作室。
电梯升降通道沿周向外缘部位均匀设有若干电梯导轨;电梯导轨位于相邻停车平 台之间的接合处;
旋转载车电梯包括上下间隔对应设置的上旋转台支架和下旋转台支架,上旋转台支架 顶部设有电梯升降辅助机构,电梯升降辅助机构通过钢丝绳,与电梯机房内的驱动卷扬装 置相连接;
上旋转台支架连接有液压摆动缸,液压摆动缸的输出轴向下伸出上旋转台支架并连接 有梯笼,梯笼底端连接在下旋转台支架上,梯笼中部设有上移车平台,梯笼底部设有下移车 平台,上、下移车平台上均设有用于将车辆由停车平台载入旋转载车电梯或将车辆由旋转 载车电梯送至停车平台的移车机;梯笼上设有所述的车辆进出口;
上、下旋转台支架结构相同,均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架和沿周向均匀连接在连接架上 的若干导向杆,导向杆与所述电梯导轨一一对应设置;各导向杆的外端均连接有一对旋转 台滑轮,该对旋转台滑轮夹持在电梯导轨两侧并与电梯导轨滚动相连。这种结构可以保证 旋转载车电梯的上旋转台支架和下旋转台支架不会水平旋转,保证旋转载车电梯在竖直方 向上沿电梯导轨稳定地运行,从整体上提高旋转载车电梯运行的稳定程度和可靠程度。
所述梯笼包括矩形上框和若干竖向设置的连接立柱,连接立柱上端与上框相连 接,连接立柱下端与下旋转台支架相连接;上框内固定连接有十字加强杆,十字加强杆的中 心与所述液压摆动缸相连接。
所述上移车平台和下移车平台结构相同,均包括基座,基座中部向上设有两道平 行间隔设置的移车平台导轨;
所述移车机包括车身,车身中部两侧分别设有行车轮,行车轮与移车平台导轨滚动配 合;车身内设有与行车轮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驱动控制器;
车身前部和后部对称设有承载槽,车身前部和后部的两个承载槽内分别设有载车台, 载车台包括设于承载槽内的中板,中板的两侧向下弯折后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移车错位承 载杆,相邻移车错位承载杆之间设有间隙;承载槽的槽底中部嵌设有用于顶升或落下载车 台的托举液压缸,托举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上与载车台的中板顶压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5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