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割砂轮内孔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5316.5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9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波;张云鹤;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8/00 | 分类号: | B24D18/00;B24D3/10;B24D3/06;B24B33/08;C22C26/00;C22C9/02;C22C29/1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砂轮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切割砂轮内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安装有油石的珩磨头紧固安装于珩磨机主轴上,所述油石为金属结合剂金刚石油石或金属结合剂立方氮化硼油石;
(2)将固定有砂轮毛坯的珩磨夹具套装于珩磨头上,并将珩磨夹具锁紧在珩磨机上保持不动;其中,砂轮毛坯叠加后的内孔孔深范围为5~30毫米;
(3)根据步骤(2)所述砂轮毛坯叠加后的内孔孔深来调整珩磨运动行程,通过珩磨机主轴带动珩磨头同时进行绕珩磨头轴向中心线的旋转以及沿砂轮毛坯内孔轴向方向的往复运动,珩磨头的旋转转速为300~700转/分,珩磨头的往复运动次数为50~100次/分;
(4)将步骤(3)珩磨后的砂轮内孔采用圆柱塞规检验尺寸精度,然后将砂轮超声清洗,最后干燥处理,即完成对砂轮毛坯的内孔加工;
其中,步骤(2)所述珩磨夹具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由夹持部及安装部连接而成,所述夹持部为圆形板,且夹持部的圆心处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部的数量为2个以上,且安装部沿夹持部的外圆周均匀排布,每个安装部上均设有若干用以紧固、安装的第二通孔;所述下盖板的形状及尺寸均与上盖板相同,上盖板与下盖板的位置上、下对应;每个安装部上均安装有螺栓,上盖板及下盖板通过螺栓紧固调节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的间距;第一通孔内插入有芯轴,所述芯轴为下端直径大于上部直径的阶梯轴,芯轴上部的直径与砂轮毛坯内孔的直径为间隙配合,芯轴下端直径尺寸与第一通孔的孔径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比砂轮毛坯内孔所需加工达到的最终直径大0.05~0.2毫米,芯轴的轴向长度大于夹有砂轮毛坯后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砂轮内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金属结合剂金刚石油石由按重量百分比计量的以下组分制备而成:金刚石40%~50%,结合剂50%~60%,所述结合剂由按重量百分比计量的以下组分组成:锡粉35%~40%,二氧化铈 1.5%~3%,碳粉1%~1.5%,余量为铜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砂轮内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金属结合剂立方氮化硼油石由按重量百分比计量的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立方氮化硼70%~80%,结合剂20%~30%,所述结合剂由按重量百分比计量的以下组分组成:锡粉20%~25%,二氧化铈 1.5%~3%,碳粉1%~1.5%,余量为铜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砂轮内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结合剂金刚石油石的密度为5~8g/cm3;所述金刚石的粒度为170/2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割砂轮内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结合剂立方氮化硼油石的密度为9~12g/cm3;所述立方氮化硼粒度为200/2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砂轮内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长方形板,安装部的短边与夹持部的圆周相连接,所述夹持部及安装部为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砂轮内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珩磨头的直径为12~80毫米,油石的数量为2~12个,珩磨头的直径及油石的数量均根据砂轮毛坯的内孔直径进行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53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钎焊单层金刚石砂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的表面处理抛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