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约化一体化小型污水处理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85820.5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2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祥;陶丰收;余雪松;李茂;朱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约化 一体化 小型 污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水解酸化池-AAO池-二沉池为核心工艺的集约化一体化小型污水处理站。
背景技术
水解酸化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工艺,和其它工艺组合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水解酸化工艺根据产甲烷菌与水解产酸菌生长速度不同,将厌氧处理控制在反应时间较短的厌氧处理第一和第二阶段,即在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后续生物处理的负荷,因而被广泛运用在难生物降解的化工、造纸及有机物浓度高的食品废水处理中。此外,厌氧水解处理亦可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以水解酸化池代替初沉池,可去除部分SS,也可提高污水的可生性,降低后续生物处理的负荷,提高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AAO法又称A2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厌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AAO工艺包括厌氧、缺氧、好氧三个功区。在厌氧区,原污水与从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同步进入,该区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在缺氧区,好氧区的混合液通过内循环进入,该区主要功能是脱氮;在好氧区,缺氧区的混合液进入,该区主要功能是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
二沉池的功能是泥水分离,污泥排至污泥回流泵池,上清液排至中间提升泵池。污泥回流泵池的功能是安装污泥泵,将二沉池回流污泥提升分配至厌氧池,将剩余污泥送至污泥均质池。污泥均质池的功能是通过曝气搅拌使污泥混合均匀,有利于污泥压榨脱水。中间提升泵池的功能是安装潜污泵,将二沉池出水提升至过滤器。冲洗水泵池的功能是安装反冲洗潜污泵,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
对于小型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如果套用传统污水厂的设计模式,将水解酸化池、AAO池、二沉池、污泥回流泵池、污泥均质池、中间提升泵池、冲洗水泵池单独建设,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土建构筑物繁多、占地较大、成本较高、工艺流程长、设计繁琐、建设周期长等问题。环保设备厂家提供的单台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其设备大小受运输条件限制,处理水量一般为100m3/d左右。对于300m3/d以上的小型污水处理站,还是以土建水池为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水解酸化池-AAO池-二沉池为核心工艺的集约化一体化小型污水处理站,包括水解酸化池、AAO池(包括厌氧、缺氧、好氧三个功能区)、二沉池、污泥回流泵池、污泥均质池、中间提升泵池、冲洗水泵池。水解酸化池、AAO池、二沉池均设置两组,对称布置。当一组池需要检修时,可运行另一组,提高运行可靠性。当污水量较小时,可实现一组池独立运行,方便运行调控,提高出水水质,节约运行费用,解决了小型污水处理站的土建水池众多、设计繁琐的设计难题,主要适用城镇污水和工业园区污水,污水处理规模为300m3/d~3000m3/d,尤其适用于资金有限、用地紧张的地方。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约化一体化小型污水处理站,包括进水管和水解酸化池,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水解酸化池一侧,所述水解酸化池旁设置有厌氧池所述厌氧池旁设置有缺氧池,所述缺氧池旁设置有好氧池,所述好氧池旁设置有二沉池,所述二沉池旁设置有中间提升泵池和污泥回流泵池,所述污泥回流泵池旁设置有污泥均质池,所述中间提升泵池内设置有提升泵,通过提升泵出水,所述水解酸化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中间提升泵池、污泥回流泵池和污泥均质池之间均通过出水堰进行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污泥均质池旁设置有冲洗水泵池,通过冲洗水泵池内的冲洗水对其他池进行冲洗。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均设置两组,且对称设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内设置有潜水搅拌器,通过潜水搅拌器对厌氧池和缺氧池内的水质进行搅拌。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二沉池内部设置有挡渣板,所述挡渣板设置在二沉池内出水堰旁。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二沉池内设置有排泥清通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58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