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吊顶电器的后壳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86247.X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2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温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朗高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4 | 分类号: | H05K5/04;H05K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28303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吊顶 电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吊顶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集成吊顶电器的后壳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集成吊顶电器的后壳主要是由金属板材冲压或拉伸加工成型、再经后续表面处理工艺制成,在后壳的内部安装有各种电器模块,通常做法是按照电器模块的数量及功能布局情况设置对应的后壳结构,通用的后壳结构大致由六块板材分别按照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进行拼装连接,当产生新的产品功能时,往往需要重新对电器模块进行排布布局,进而需要研发出新的具有特定尺寸的后壳结构,后壳的模具需要重新设计开模如此,不但后壳模具的共享性不佳,导致过往产品的后壳模具无法继续使用而必须报废,并且此势必会增加新的模具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吊顶电器的后壳结构。
一种集成吊顶电器的后壳结构,其由铝型材所制成,用以装载至少一种电器模块,其包括一截面呈“∏”状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可分离连接前侧板和后侧板。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为方形板弯折形成,底部开口用于固定电器模块。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和盖板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加强板材硬度的加强筋、以及功能输出口。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边缘出均形成有安装孔,所述盖板的前后两端均形成有翻边,翻边上形成有与所述安装孔匹配的定位孔,利用紧固件分别穿过所述安装孔和定位孔可将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与所述盖板固定在一起。
本发明集成吊顶电器的后壳结构,设计巧妙,结构合理,安装方便、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集成吊顶电器的后壳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集成吊顶电器的后壳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集成吊顶电器的后壳结构,其由铝型材所制成,用以装载至少一种电器模块。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上”、“下”、“左”、“右”与图1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发明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请参见图1,一种集成吊顶电器的后壳结构,其由铝型材所制成,用以装载至少一种电器模块,其包括一截面呈“∏”状的盖板3,盖板3的前后两端分别可分离连接前侧板1和后侧板4。
盖板3为方形板弯折形成,底部开口用于固定电器模块。
前侧板1、后侧板4和盖板3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加强板材硬度的加强筋、以及功能输出口。
前侧板1和后侧板4的边缘出均形成有安装孔,盖板3的前后两端均形成有翻边,翻边上形成有与安装孔匹配的定位孔,利用紧固件4分别穿过安装孔和定位孔可将前侧板1和后侧板4分别与盖板3固定在一起。
综上,本发明集成吊顶电器的后壳结构,设计巧妙,结构合理,安装方便、便于维护,后壳也可以根据产品功能排布的需要进行加工,从而满足电器不同规格不同功能的需要。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朗高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朗高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62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