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纤加强环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6713.4 | 申请日: | 2015-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8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江北宏菱新兴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0 | 分类号: | B29C70/50;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033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纤加强环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玻纤加强环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玻纤加强环加工包括如下步骤:将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和有机溶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树脂胶,并设置有使树脂胶保持恒温的装置;玻璃纤维浸过树脂胶经过干燥和加热烘箱将有机溶剂挥发,然后连续均匀的卷绕在卷绕轴上,之后再进行加热固化形成玻纤加强环,然后再根据需要的尺寸进行切割即完成加工。现有的玻纤加强环一般都在卷绕轴上涂上树脂脱模剂,在固化成型之后将玻纤加强环从卷绕轴上抽出再进行切割,而由于玻纤加强环紧贴卷绕轴,虽然在卷绕轴上涂了树脂脱模剂,要将成型的一整条未切割的玻纤加强环抽出仍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玻纤加强环加工装置,该种加工装置能够将玻纤加强环切割后再进行脱离,从而使得玻纤加强环切割和分离更加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玻纤加强环加工装置,包括玻纤料卷,树脂胶箱,卷绕轴和排线装置,所述卷绕轴包括若干圆筒,两端的所述圆筒外侧设置有转轴,中部的每个所述圆筒内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设置有导向槽另一侧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杆相互配合且截面均为非圆形,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卷绕轴两端均转动连接在支架上,其中一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与所述卷绕轴设置方向平行的滑轨配合,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导向杆端部为铁块。这种玻纤加强环加工装置在卷绕玻璃纤维时电磁铁通电每个圆筒首尾连接固定,导向杆伸入导向槽内压紧弹簧,在卷绕结束之后将玻纤加强环烘干固化,然后将电磁铁断电由于弹簧的弹力使得圆筒之间相互分离并推动支架移动,在圆筒之间分离的过程中卷绕轴与玻纤加强环之间相互移动,然后进行切割,在切割之后再将切割后的玻纤加强环取出,由于切割后的玻纤加强环厚度较小,因此方便取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排线装置包括一根双向螺杆以及一根导向杆,所述双向螺杆以及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上设置有通线孔,所述双向螺杆包括间隔设置的空心弹性轴和空心钢轴,相邻的空心弹性轴和空心钢轴之间具有连续的双向螺纹,所述双向螺杆内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底座以及第二气缸杆端部分别与两端的空心钢轴固定连接。在使用时通过调节第二气缸的伸出量能够调节空心弹性轴的轴向长度,而空心弹性轴上的卷绕圈数不变,因此在不改变双向螺杆转速的情况下,滑动装置在双向螺杆上平移的速度改变,因此可以通过伸长第二气缸杆使得空心弹性轴对应的卷绕轴处的玻纤加强环变薄,通过缩短第二气缸杆使得空心弹性轴对应的卷绕轴处的玻纤加强环变厚,从而使得该玻纤加强环加工装置能够适用于圆环形和工字形玻纤加强环的加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双向螺杆设置在排线支架上,所述双向螺杆至少一端面设置有多边形孔,所述排线支架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截面为多边形,所述转动轴穿入所述多边形孔。采用该种结构使得在第二气缸伸缩时双向螺杆仍能正常转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种玻纤加强环加工装置在卷绕玻璃纤维时电磁铁通电每个圆筒首尾连接固定,导向杆伸入导向槽内压紧弹簧,在卷绕结束之后将玻纤加强环烘干固化,然后将电磁铁断电由于弹簧的弹力使得圆筒之间相互分离并推动支架移动,在圆筒之间分离的过程中卷绕轴与玻纤加强环之间相互移动,然后进行切割,在切割之后再将切割后的玻纤加强环取出,由于切割后的玻纤加强环厚度较小,因此方便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卷绕轴状态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卷绕轴状态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排线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江北宏菱新兴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江北宏菱新兴绝缘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67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