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电感器加工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87910.8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5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41/00;H01F4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14 贵州省贵阳市白***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电感器 加工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类电感器的加工方法和装置,特别是能够自动加工,同时实现电感量精准控制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可用于共模电感(双绕组)、差模电感(单绕组)及环类变压器(多绕组)的加工。
背景技术
现有环类电感器的加工多依赖人工配合自动绕线机来加工绕制漆包线线圈,但是上述加工工艺在面对0.5mm以上线径的环形电感器加工时就显得无能为力,无法突破该尺寸的限制,另一方面,考虑到磁性材料本身由于加工工艺、材质导致的成品存在偏差,通常在20%左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自动加工高精度环类电感器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精度电感器加工装置及方法,可对电感量进行精准控制,确保产品满足高精度、高一致性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电感器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绕制铜线线圈;
②将步骤①中绕制好的铜线线圈与外壳组装;
③在外壳内绕制磁芯。
上述电感器加工方法是基于精确控制电感量的目的,其原理是:当绕线圈数恒定时(即预制好铜线线圈,于是线圈的各种参数不变),外壳内绕制的磁性带材的圈数(磁芯由磁性带材绕制而成)决定了电感量的大小,这样就可以通过实际测试的电感量反过来触发磁性带材停止绕制工作,从而达到控制电感量的目的。
一种高精度电感器加工装置,包括一对相连接的半圆环形外壳,外壳上套有铜线线圈,铜线线圈与电感测量设备相连,外壳的内圆周部位有一凹槽,凹槽内有可旋转部件,外壳上还设置有窗口,磁性带材的一端通过窗口与可旋转部件连接。半圆环形外壳具有内周旋转的功能(外壳壳体不动,磁性带材通过内圆周凹槽内的可旋转部件进行绕制),同时预留带材卷入的窗口。
所述半圆环形外壳通过接头啮合,两块半圆环形外壳是通过接头阴阳啮合的,不会旋转错位。
外壳内部的可旋转部件是绕制磁性带材的主要装置,其旋转的驱动既可以是机械形式的,也可以是磁场形式。
作为磁场形式,可旋转部件采用在外壳内圆周凹槽内置“管状”塑胶片(类似圆环)的方式,磁性带材与可调节高度的电刷相连,然后将半圆环形外壳的轴向断面置于磁场中。磁性金属带材的开始端固定在内圆周的塑胶片上,在磁场和电流的作用下带材所受到的力会传递到内圆周的塑胶片上,从而引起转动。磁场方向自上而下,电流方向为磁环的轴向,中间的磁性带材为金属材质,可以导电,当有轴向电流通过时,该电流由于处于磁场之中,会受到洛伦兹力的影响,从而带动整个内圆周凹槽内的塑胶片进行转动,当绕线圈数恒定时,由于带材的圈数决定电感量的大小,这样就可以通过实际测试的电感量反过来触发提供磁场的线圈停止工作,从而达到控制电感量的目的。
作为机械驱动形式,可旋转部件为齿圈,齿圈与齿轮啮合。由于齿圈与磁性带材连接,从而使得带材随着旋转的齿圈缠绕(类似卷尺),而在铜线线圈参数固定的情况下,电感量由带材的圈数决定,于是通过控制齿轮转数即可控制电感量。
所述齿轮数量为一对,分布在外壳构成的圆环形内圆周直径的两端。
铜线线圈的中心轴线呈圆弧状,其中心轴线曲率半径与外壳匹配。铜线线圈本身类似扇形的弧形边缘。
外壳侧面和外圆周部分是一体的,在外壳内侧的内圆周部位有一个(圈)凹槽(沿内圆周周向),可旋转部件在其中旋转,促使磁性带材缠绕。
铜线线圈(漆包线)是通过专用设备绕制的,其线径、圈数、绕制内外径均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本发明采用设备自动绕线保证铜线线圈的批次一致性,同时采用通过电感量控制电感器加工的方式进行产品加工,大幅提高产品的批次一致性,精准控制电感量。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做出的电感器其电参数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时使得使用大线径时,不再依赖手工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壳及铜线线圈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磁场驱动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刷与磁性带材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机械驱动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齿轮与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铜线线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7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麻醉效果测试仪
- 下一篇:便携式智能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