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产绿色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88005.4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7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艳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C12N1/20;C12R1/125;C12R1/01;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产 绿色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业领域中的一种水生动物的饲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水 产绿色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增长迅速,在水产业中的比重也 正在日益提高。水产养殖中国淡水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公元 前5世纪已有《养鱼经》问世。淡水养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池塘精养鲤 科鱼类,以投饵、施肥取得高产,并将各种不同食性的鱼类进行混养,以充 分发挥水体生产力。另一类型是在湖泊、水库、河沟、水稻田等大、中型水 域中放养苗种,主要依靠天然饵料获得水产品。1986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约 4600万亩(约占可养面积的61%),其中池塘占35%,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 珠江三角洲;湖泊占17%,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内蒙古地区;水库 占37%,分布全国;河沟占9%,主要在江苏、浙江水网地区。淡水养殖总 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近来每年以22%左右的速度递增,1986年产量 为295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36%。其中池塘占74%,水库占8%,其 余为湖泊、河沟和水稻田的产量。
中国淡水养殖对象除传统的鲤科鱼类外,近年来还增加了非鲫、虹鳟、 银鲑、白鲫、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淡水珍珠贝等。人工繁殖技术和网箱 培育方法的采用,为养殖提供了大量苗种。
中国的海水养殖也有较久的历史,宋代已有人工培育珍珠、插竹养牡蛎 和藻类养殖的记载。1986年已进行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面积为488万亩(占 可供养殖面积2000万亩的24%),产量为85.8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 10%。其中海带占23.7%,紫菜占1.6%,贻贝占24.5%,牡蛎占6.4%,蛏和 蚶占17.5%。此外还养殖鲻、鲮、鲈、遮目鱼、对虾、海水珍珠、鲍、扇贝、 海参等。
随着养殖动物的生长,池塘中相对密度增大,水体残饵、排泄物、水草 老叶腐烂,会消耗大量氧气,又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氨氮累积增多, PH值下降,极易造成浮头泛池。传统方法主要是及时换水,少量多次;本 发明根据现有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结合养殖水的特点,发明了一种采用微生 物净水剂进行水产养殖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产 绿色养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水产绿色养殖方法,包括建塘、注水、放苗、投喂饲料、水体处理 步骤,所述水体处理步骤采用微生物净水剂。
所述微生物净水剂由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红平红球菌 (Rhodocodduserythropolis)8-12份、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8-12 份、亚硝化球菌(Nitrosococcus)3-7份、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denitrificans) 3-7份、聚球蓝细菌(Synechococcus)3-7份、海泡石15-25份、膨润土55-65 份、钾长石15-25份、有机絮凝剂20-40份、培养基10-20份。
所述的有机絮凝剂由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组 成,所述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1-3): (1-3):(1-3)。
所述的培养基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制备而成:葡萄糖0.6-1.2wt%,磷酸 氢二钾0.15-0.25wt%,磷酸二氢钾0.15-0.25wt%,氯化钠0.005-0.015wt%, 氯化钙0.005-0.015wt%,硫酸铵0.01-0.03wt%,尿素0.03-0.07wt%,酵母膏 0.03-0.07wt%,硫酸镁0.005-0.015wt%,余量为水。pH7.2,120℃灭菌30min, 采用本行业通用方法配制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微生物净水剂的制备方法:将红平红球菌、枯草芽 孢杆菌、亚硝化球菌、脱氮硫杆菌、聚球蓝细菌采用常规方法接种到培养基 中,然后加入海泡石、膨润土、钾长石,最后加入有机絮凝剂混合均匀,即 得微生物净水剂。
具体的,在本发明中:
膨润土,CAS号:1302-78-9。
海泡石,CAS号:63800-37-3。
钾长石,CAS号:68476-25-5。
聚丙烯酰胺,CAS号:9003-05-8。
聚丙烯酸钠,CAS号:9003-0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艳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艳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80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低脂风味牛肉的肉牛育肥方法
- 下一篇:观赏蟹及观赏虾一体化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