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节能环保的不锈钢热处理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88698.7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7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政;赵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高新区世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高新区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环保 不锈钢 处理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热轧不锈钢要经过退火酸洗,退火酸洗主要作用是对热轧钢带进行固熔处理以及去掉表面氧化皮,固 熔处理部分主要由退火炉来完成,退火炉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预热段、加热段、冷却段、干燥段,现有 技术中预热段和加热段都是通过天然气加空气助燃的燃烧器加热以达到升温加热的目的,然而天然气与空 气燃烧过程中,由于空气中含氧21%,使天然气瞬时有效地燃烧率大大降低,造成浪费资源和能源,污染 环境空气,能源有效地使用率大幅度降低。
发明内容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不锈钢热处理机,用纯氧代替空气助燃,天然气与纯氧的燃氧比是1∶2,而天然 气与空气燃烧的燃空比是1∶10,这无形当中减少80%左右的氮气参加燃烧反应,结果是:燃烧尾气减少80%, 尾气带走的能量减少80%,节约能源,没有了氮气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产生氮氧化物,不仅节约了氧气, 而且彻底减排氮氧化物,减少污染环境,况且空气中氧气浓度仅仅是纯氧的21%,所以天然气在纯氧中燃 烧反应速度是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反应速度的25倍左右,不仅节能,而且减排;具体解决问题的技术方 案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不锈钢热处理机,所述的高效节能环保的不锈钢热处理机主要由纯氧供给系统、 天然气供给系统、燃烧器、控制系统和炉胆组成;所述的控制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控制中心、温度传感器 和电磁阀组成;所述的纯氧供给系统主要是由液氧罐、汽化器、缓冲罐和连接管道组成,所述的液氧罐液 氧输出管与汽化器液氧输入管连接,汽化器氧气输出管与缓冲罐氧气输入管连接,缓冲罐氧气输出管与燃 烧器的氧气输入管连接;所述的液氧罐为双层容器,内层为压力容器,外层为真空容器,内层容器盛装液 氧,汽化器固定在外层容器内壁内外两层之间,内外两层之间抽真空,用多层绝热材料绕包内层容器外壁 或绝热材料填充内层容器和外层容器之间的空间,所述的缓冲罐为压力容器,所述的炉胆是带有保护气体 的炉胆,所述的燃烧器是天然气加纯氧的燃烧器,所述的天然气供给系统的天然气出口管与燃烧器天然气 进口管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控制中心连接;所述的电磁阀与计算机控制中心的指令传输系统 连接;所述的计算机控制中心从温度传感器获得信息,依据系统对温度的要求匹配天然气和纯氧的供给; 所述的电磁阀是计算机控制中心指令执行实现体,执行实现匹配天然气和纯氧的供给,以期瞬时实现控制 系统温度。其优点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改写尾气排放标准,制定尾气排放的全新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不锈钢热处理机,所述的高效节能环保的不锈钢热处理机主要由纯氧供给系统、 天然气供给系统、燃烧器、控制系统和炉胆组成;
所述的控制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控制中心、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组成;
所述的纯氧供给系统由液氧罐、汽化器、缓冲罐和连接管道组成,所述的液氧罐液氧输出管与汽化器 液氧输入管连接,汽化器氧气输出管与缓冲罐氧气输入管连接,缓冲罐氧气输出管与燃烧器的氧气输入管 连接;所述的液氧罐为双层容器,内层为压力容器,外层为真空容器,内层容器盛装液氧,汽化器固定在 外层容器内壁内外两层之间,内外两层之间抽真空,用多层绝热材料绕包内层容器外壁或绝热材料填充内 层容器和外层容器之间的空间;
所述的缓冲罐为压力容器;
所述的炉胆是带有保护气体的炉胆,所述的燃烧器是天然气加纯氧的燃烧器;
所述的天然气供给系统的天然气出口管与燃烧器天然气进口管连接;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控制中心连接;
所述的电磁阀与计算机控制中心的指令传输系统连接;
所述的计算机控制中心从温度传感器获得信息,依据系统对温度的要求匹配天然气和纯氧的供给;
所述的电磁阀是计算机控制中心指令执行实现体,执行实现匹配天然气和纯氧的供给,以期瞬时实现 控制系统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新区世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新区世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86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