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罐车用进风抽液装置连体法兰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9710.6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0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邹树丰;王云涛;朱英波;王志明;杜亮辉;周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32 | 分类号: | B65D90/32;B65D9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李思源 |
地址: | 71008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罐车 用进风抽液 装置 连体 法兰 结构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铁路罐车用进风抽液装置连体法兰盖结构,进风抽液装置包括进风管、抽液管;进风管、抽液管的上端设置连体法兰;连体法兰盖上设置连通通道封盖,连体法兰盖设置两端分别与进风管和抽液管连接的连通通道,连通通道是底面为斜形面的通道;连通通道封盖与连体法兰盖焊接。本发明铁路罐车用进风抽液装置法兰盖结构,进风与抽液在封盖上加工连通通道,在法兰上面通道加工成“脊”型,有利于介质回流罐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压力铁路罐车的上卸抽液装置,尤其是铁路罐车用进风抽液装置法兰盖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罐车,罐体顶部均设有进风管和直通罐体底部聚液窝处的抽液管(图1),主要用于抽液卸车作业,车辆正常运行中应将进风管及抽液管法兰盖关闭严密,避免罐内介质外泄。
抽液管主要由钢管、法兰座、法兰盖、密封垫及紧固件等组成(图2),法兰盖通过螺栓、螺母紧固连接,以确保罐体的密封性。现有上装上卸抽液装配存有以下缺点:结构功能缺点:1)罐内气相空间压力与抽液管内的气相空间压力不平衡。罐体经暴晒后,罐内气相空间压力增大,当抽液管法兰盖密封不严时,介质通过插入液相空间的抽液管被压出。2)装车时避免抽液管上部气象空间压力增大,都必须打开抽液管法兰盖。成本、质量缺点:1)原抽液管座、法兰盖均采用铸造方法制造,铸造工艺复杂,成本高。2)铸造存在质量缺陷,在安装运装腐蚀性液体(酸、碱)罐车上时,铸造缺陷很容易造成腐蚀加剧。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铁路罐车用进风抽液装置法兰盖结构,进风与抽液在封盖上加工连通通道,在法兰上面通道加工成“脊”型,有利于介质回流罐体。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铁路罐车用进风抽液装置连体法兰盖结构,进风抽液装置包括进风管、抽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抽液管的上端设置连体法兰;连体法兰盖上设置连通通道封盖,连体法兰盖设置两端分别与进风管和抽液管连接的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是底面为斜形面的通道;连通通道封盖与连体法兰盖焊接。
进风管、抽液管的下端分别与管座法兰盖焊接为整体,再与管座法兰固定连接,抽液管贯通整个管座,罐内气相空间与抽液管内气相空间通过连体法兰盖的连通通路连通。
上述连通通道设在连体法兰盖上。
上述连体法兰盖上设置把手。
本发明的优点:
进风抽液装置,抽液管内与罐体气象空间连通,彻底消除抽液管内与罐体内液位差现象。在用户使用操作不规范,抽液管连体法兰盖螺栓未均匀紧固时,亦不会在抽液管法兰处产生漏液现象。进风与抽液在密封盖上加工连通通道,在上法兰面通道加工成“脊”型,有利于介质回流罐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现有技术抽液管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现有技术抽液管组成示意图;
图3为进风抽液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进风抽液装置的组成俯视图;
图5为连体法兰盖示意图;
其中,1-管座;2-管座法兰;3-进风管;4、10-抽液管;5-连体法兰;6-连体法兰盖;7-通道;8-紧固件;9-把手;12-管座法兰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本发明是一种铁路罐车用进风抽液装置法兰结构,进风抽液装置包括管座1、与管座1连接的管座法兰2、管座法兰盖12、进风管3、抽液管4以及连体法兰5;进风管3、抽液管4分别与连体法兰5、管座法兰盖12焊接为整体,再与管座法兰2固定连接,抽液管4贯通整个管座1,深入罐体聚液窝,罐内气相空间与抽液管4内气相空间连通,连体法兰5设置在进风管3与抽液管4的上端,连体法兰盖6设置在连体法兰5上端。
管座1的下端与罐体焊接,连体法兰5上设置两端分别与进风管和抽液管相连通功能的连体法兰盖6,使进风管3和抽液管4的气相空间通过连通通道连通。参见图4、5,与连通通道配合的法兰盖面加工斜形面的通道7,也就是脊型通道,这种形式由于其存在斜度,有利于介质回流罐体;连体法兰盖6与连体法兰5铰链连接,通过紧固件8压紧密封;法兰盖6上设置把手9,方便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9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泥沙型反冲洗背压阀
- 下一篇:全合式旋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