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梭鲈鱼种的工厂化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0039.7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3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向俊思;周路;杨祥文;余远帅;张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锦润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0/20;A23K50/8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雪梅 |
地址: | 561205 贵州省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鲈鱼 工厂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梭鲈鱼种的工厂化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梭鲈鱼原分布于欧洲的黑海、里海以及波罗的海水系的河流、湖泊,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伊犁河水系和额尔齐斯河水系。梭鲈抗病能力极强,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肌间刺少,营养价值极高,其蛋白质含量超过20.53%,比鳜鱼还高,5种致鲜氨基酸含量也高于虹鳟鱼,食用效果明显好于鳜鱼,有"淡水鱼王"之称。梭鲈鱼属于凶猛性鱼类,生活于淡水及半咸水水域,以捕食小鱼为生。体长可达500~1300毫米,重约8~12千克。梭鲈鱼喜生活在水质清新和水体透明度、溶氧量高,并具有微流水的环境中。要求水体pH值在7.4~8.2之间。梭鲈鱼为冷水性鱼类,其适温范围为0~33℃,最佳生长温度为12~18℃。梭鲈鱼在养殖时属中下层鱼类,多在较深的水层平稳地活动,稍有惊扰即迅速潜入水底。此外,梭鲈还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惯,一般傍晚后出来觅食。
梭鲈鱼苗的开口饵料是轮虫、无节幼虫等,随着生长而转向大型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如大型蚤类、水蚯蚓等,当长到2.5厘米长以上时便可捕食小虾、小鱼苗,处于饥饿状态的梭鲈苗可吞食其自身体长2/3的鱼苗。在饵料不足时还具有吞食其同类弱小鱼类的特性。目前,梭鲈鱼苗的规模化培育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技术,导致梭鲈鱼苗在培育期出现野生繁殖时的一些不良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梭鲈鱼种工厂化培育的方法。
一种梭鲈鱼种的工厂化培育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一)鱼苗选购:选购鱼体全长为3㎝的优质梭鲈鱼苗;
(二)选择工厂化育苗车间、全流水方式:育苗池采用φ2m的玻璃缸,水深控制在30~50㎝,鱼苗放养密度为200尾/㎡;
(三)培育用水:选用水温稳定在16~20℃、水质清新且水质符合GB11607的规定、溶氧量在5mg/l的井水、山泉水或溶洞水;
(四)鱼苗及育种过程的卫生处理:
(1)鱼苗入池时用3‰的NaCl溶液浸洗鱼体5~10分钟;
(2)入池30天内每7天用8‰的NaCl溶液在原池浸洗鱼体10~20分钟;
(3)入池30天后每15天用8‰的NaCl溶液在原池浸洗鱼体10~20分钟;
(4)所用的水蚯蚓类活饵料均用10~15‰的NaCl溶液浸洗5分钟除害;
(五)驯食:
(1)饵料的制作与投喂方法:
鱼苗入池的当天不投喂;
第2~4天,全投喂经除害处理后的水蚯蚓;
第5~7天按全价粉状饲料10%+水蚯蚓90%的比例做成糊状,用笔刷刷喂;第8~10天按全价粉状饲料20%+水蚯蚓80%比例做成糊状投喂;
第11~13天按全价粉状饲料40%+水蚯蚓60%比例做成糊状投喂;
第14~19天按全价粉状饲料50%+水蚯蚓50%比例做成糊状投喂;
第20~23天按全价粉状饲料70%+水蚯蚓30%比例做成糊状投喂;
第24~30天按全价粉状饲料90%+水蚯蚓10%的比例做成面团状投喂;
30天后就可直接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
(2)投喂次数:鱼体全长3~6㎝时,每日投喂5次;鱼体全长7~10㎝时,每日投喂4次;鱼体全长10~20㎝时,每日投喂3次;
(3)投饲量:每次投喂的饲料量灵活撑握,控制在20分钟内吃完;
(六)饲养管理:梭鲈鱼的最佳养殖温度范围为16℃~20℃,鱼池每隔10天加注新水30cm,同时排出废水,以控制水质,保持池塘水质的清爽;夏季为控制水温,可在池塘上方搭建遮阳棚、遮阳网类降温设施,或在池塘水面养殖凤眼莲等,但要注意减少拉网操作以掠扰鱼体;
(七)梭鲈鱼苗经过12~18个月时间的养殖,体重可达0.05~0.75kg/尾,鱼体长20~22㎝,此时即可转入商品鱼养殖。
本发明是水产品技术人员经过多次试验总结出的一套梭鲈鱼种培育方法,采用该方法获得的鱼种成活率在96%以上,非常值得在本行业推广和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锦润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锦润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0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