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引物、试剂盒及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90279.7 申请日: 2015-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5349694B 公开(公告)日: 2020-09-18
发明(设计)人: 龙泉鑫;廖璞;张震;杜艳芬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9 分类号: C12Q1/689;C12Q1/04;C12N15/11;C12R1/01
代理公司: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栾波
地址: 404100***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检测 不动 杆菌 耐药性 引物 试剂盒 及其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基因检测领域,特别涉及检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引物、试剂盒及其方法。一种检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引物,由上游引物P1和下游引物P2组成,P1和P2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和2所示。检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试剂盒,含有P1和P2。一种检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方法,通过检测待测样本的ComM基因的完整性来判断待测样本是否具有多重耐药或者广泛耐药特性。本发明提供的上游引物P1和下游引物P2是根据鲍曼不动杆菌的ComM基因序列进行设计的,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然后基于ComM基因的完整性来判断待测样本是否具有多重耐药与广泛耐药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检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引物、试剂盒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据2010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数据显示,我国10省市14家教学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占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的16.11%,仅次于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我国院内感染的最重要病原菌之一。此外,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在体外长期存活能力,易造成克隆播散。故鲍曼不动杆菌尤其是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防控已成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目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诊断的金标准是基于培养-药物敏感性测试的方法。简单的说,先将标本按照常规培养方法,在孵箱中进行18-24小时孵育,再将获得的纯菌落制成菌悬液,将菌悬液涂布在M-H培养基平板上,使用药敏纸片贴于细菌平板表面,再次放置在孵箱中进行24小时孵育,量取抑菌圈直径,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表中进行判断;或者在获得菌悬液后,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于药敏结果读取,该步骤也需耗时约24小时。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方法一为细菌药敏判断金标准,耗时长,且对实验技术人员要求高,适合对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的精细诊断;方法二对实验人员要求较低,但实验成本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引物,该引物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试剂盒,以便于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方法,快速便捷,敏感性好,特异性强,准确性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引物,由上游引物P1和下游引物P2组成,所述上游引物P1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下游引物P2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鲍曼不动杆菌容易发生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的重要原因在于这类细菌容易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获得外源的耐药元件。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几乎全套的自然转化系统,鲍曼不动杆菌首先通过外膜蛋白识别外源DNA元件,在菌毛相关蛋白ComE、ComB、ComF和ComP的介导下,通过PilU和PilT的摆动作用将外源DNA转运入细胞周质中;胞膜受体蛋白ComEA与周质中外源DNA结合并将其传递给相应的核酸酶,核酸酶将双链DNA中的一条单链降解,剩余的另一条互补单链则在内膜蛋白PilO、ComM以及PilN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膜通道蛋白ComEC被转运到细胞内;进入胞内的单链DNA与DprA蛋白结合从而避免被胞内核酸酶降解,并在RecA蛋白作用下与染色体基因进行同源重组,完成整个自然转化过程。

经试验验证,ComM是否被插入直接决定鲍曼不动杆菌菌株是否具有天然感受态功能。并且,鲍曼不动杆菌是否具有天然感受能力,很大程度是由ComM是否完整所决定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未经重庆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02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