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构腈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0985.1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2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勇 |
主分类号: | C07C237/22 | 分类号: | C07C237/22;C07C231/10;C07C231/12;C08G69/00;C01B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4041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构腈 化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芳构腈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 维晶体,它是目前自然界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表现出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 性质,如超大的比表面积、高的电子迁移速率、良好的化学性质、优异的导热 性、高的弹性模量和机械强度等,从而使其成为目前科学和产业界研究的热点。
当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机械球磨剥离法、碳化硅外延生长法、化学 气相沉积法、氧化石墨还原法、石墨插层法及有机合成法等。而这些方法大多 存在石墨烯产量低难以实现商业化的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石墨烯的方式,建立符合国情的石墨 烯产业,尽可能的降低生产石墨烯的成本和丰富石墨烯产品,才能真正推动石 墨烯市场化。因此,改进石墨烯生产工艺,丰富石墨烯的原料来源,降低石墨 烯成本,优化石墨烯功能性,同时提高石墨烯产能就成为本技术实施的目标所 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芳构腈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解决 了目前石墨烯产量低难以商业化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芳构腈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醋酸和氨水通过分子筛合成塔,气相合成反应得到己二腈、氢气、 二氧化碳和水,冷却得到己二腈油状液体并收集氢气;
b)向步骤a)得到的所述己二腈中加入醋酸镍,反应合成己内酰胺;
c)向步骤b)得到的所述己内酰胺中加入醋酸钯,并通入步骤a)收集到 的所述氢气,反应得到芳构腈化石墨烯微晶体;
d)向步骤c)得到的所述芳构腈化石墨烯微晶体中加入去离子水,水解 脱出金属钯,然后加热脱出水分;然后冷却到40℃再加入水合肼置换金属镍, 过滤产品得到金属镍和碳固体后,用醇类溶剂脱洗固体,脱洗液返回反应器, 然后升温加热脱出醇,醋酸氨、乙酰肼后,得到芳构腈化石墨烯。
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分子筛合成塔内装有DPZSM-5分子筛,所述 DPZSM-5分子筛上磷酸二丁酯量的负载量为所述DPZSM-5分子筛质量的 3%~5%。
优选地,步骤a)具体为,所述醋酸和所述氨水的混合气体在温度为 250~280℃的条件下,经过DPZSM-5分子筛催化合成得到己二腈、氢气、二 氧化碳和水,冷却到室温得到己二腈油状液体,并收集氢气。
优选地,所述醋酸和所述氨水的体积比为4:1~9:2,所述DPZSM-5分子筛 的用量为所述醋酸和所述氨水总量的5~7倍。
优选地,步骤b)具体为,所述己二腈与所述醋酸镍在温度为80~100℃, 压力为0.05~0.5MPa条件下,密闭反应6~10h,得到己内酰胺;所述醋酸镍的 加入量为己二腈质量的1‰~5‰。
优选地,步骤c)具体为所述己内酰胺,在催化剂为醋酸钯,温度为60~120 ℃,压力不大于150KPa的条件下通入步骤a)得到的所述氢气,反应3~5h, 静置10~14h,得到芳构腈化石墨烯微晶体;所述醋酸钯的加入量为己内酰胺 质量的0.2‰~1‰。
优选地,步骤d)具体为:
向步骤c)得到的所述芳构腈化石墨烯微晶体中加入去离子水调整溶液的 PH为7.5~8,将金属钯以氢氧化钯方式萃取出来;然后将剩余物加热到100℃ 蒸干水分,冷却到40℃再加入水合肼搅拌2h,然后过滤得到金属镍和碳的固体 沉淀物,用甲醇脱洗萃取金属镍,脱洗液返回到反应物中;最后将剩余物质升 温到200~300℃,馏出甲醇、醋酸氨和乙酰胺,最后得到芳构腈化石墨烯聚合 物;所述去离子水的加入量为所述芳构腈化石墨烯微晶体总量的2~5倍;所述 脱洗甲醇的用量为醋酸镍加入量的200~500倍;所述水合肼的用量为所述芳构 腈化石墨烯微晶体质量的40%~8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芳构腈化石墨烯,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勇,未经李新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0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