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包系统及动力包系统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1022.3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7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邓云天;齐亮;陈江洪;王旭;董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富士电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系统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包系统及动力包系统优化方法,涉及电站装备的变频应用技术领域,通过对于系统最优效率的追踪控制,从而可有效避免系统控制过程出现诸如大马拉小车等能量的浪费,即能够以最小的功率消耗,实现系统内各设备间的最优运行匹配,可实现在传统变频控制的基础上再节能3%~8%,进而能够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大大提升电厂的经济效益;同时,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中基于全集成优化控制策略的动力包系统还有利于电站装备的集成化、智能化升级,进而有助于整个产业链的升级改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站装备的变频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包系统及动力包系统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进行变频改造的电站系统(如火力发电系统),一般包括变频器、电机、负载(如风机或凝泵、压缩机等)及上位系统等部件。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上位系统发出控制指令至变频器,以控制并驱动电机的运转,进而带动负载工作,从而达到预定控制的目标。
当前火电厂系统中的电机和变频系统主要是采用通用的矢量控制或VVVF控制策略,而这些控制策略多是基于磁场恒定控制模块的前提下工作的,且对于包括负载在内的整个系统的闭环控制则是多采用PID方式进行操作,即整个控制系统在设置调试完成后,不论负载是否变化,该系统的控制策略均不会有所改变,进而会在诸如负载等系统内的部件发生变化时,会使得其功耗消耗较大,造成能源的浪费。
另外,由于系统中的各个设备是离散供货,就会使得系统内各设备参数的匹配不能达到最优,而若负载随着电厂工况产生变化时,由于传统的控制系统不具备对于包括负载在内的系统整体关键信息的整合与优化条件,故难以追踪系统的最大效率点,且在负载有较大变化情况下,其存在调整时间过长、设备运行不平稳等诸多缺陷,这样就会使得采用传统的控制策略的冷却系统其运行效率无法处于最优状态,进而进一步造成能源浪费。
同时,在整个系统中,变频器的输出决定了电机的运行状态,而电机的运行效率又与负载相关,且电机的运行状态又决定了负载的效率,而由于传统的控制系统没有对变频器、电机、负载统一建模优化(即只能按照既定程式输出控制指令),无法确保整个系统具有较佳的工作效率,进而会进一步的加剧系统能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记载了一种动力包系统及动力包系统优化方法,通过对于系统最优效率的追踪控制,从而可有效避免工业系统的控制过程出现诸如大马拉小车等能量的浪费,即能够以最小的功率消耗,实现系统内各设备间的最优运行匹配,可实现在传统变频控制的基础上再节能3%~8%,进而能够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大大提升电厂的经济效益;同时,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中基于全集成优化控制策略的动力包系统还有利于传统工业系统(如火电厂等)的集成化、智能化升级,进而有助于整个产业链的升级改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动力包系统,可应用于电站系统的变频改造(如发电厂工厂管网冷却系统的变频改造等),所述动力包系统,包括:
负载设备,如凝泵等,作为所述动力包系统(如变频改造后的发电厂管网冷却系统)的执行设备,以对目标变量进行有效控制;
驱动设备,驱动所述负载设备工作;
变频器,与所述驱动设备连接,以通过调整所述驱动设备的供电电能来控制所述负载设备的运行;
动力包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负载设备、所述驱动设备和所述变频器连接;
其中,所述动力包控制设备获取并根据所述动力包系统中各设备的参数,输出优化指令至所述负载设备和/或所述驱动设备和/或所述变频器,以对所述动力包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优化。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动力包系统中:
所述动力包系统中各设备的参数均包括属性参数和实时运行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富士电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富士电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1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