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静电屏蔽部的电流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2274.8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2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S·克拉埃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姆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11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金岩<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静电屏蔽 电流传感器 | ||
1.检测在初级导体中流动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包括外壳(3)、包含磁路间隙的磁芯(6)、包含位于该磁路间隙中的感测部分的磁场检测器(8)、绝缘的芯壳体(10)、由围绕该绝缘的芯壳体的线圈支撑部(26)缠绕的导线形成的次级线圈(4)以及位于次级线圈和所述外壳的径向内壁部(5b)之间的静电屏蔽部(14),该径向内壁部限定通道(22),所述通道被配置成接收穿过该通道的所述初级导体,其中该静电屏蔽部包括由从静电屏蔽部的边缘轴向延伸的多个柔性带(17)形成的裙部(15),这些柔性带配置为抵靠所述外壳的基壁部(5a)弹性地偏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中所述柔性带由狭缝(19)分开,并且其中并置的所述柔性带和狭缝基本上均匀地围绕所述静电屏蔽部的周边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中所述静电屏蔽部由薄柔性板形成,所述薄柔性板选自由冲压金属板和金属化柔性基板构成的组,并且被折叠成配置为围绕所述初级导体的通道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中所述静电屏蔽部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使所述静电屏蔽部在安装到所述芯壳体之前保持闭合弯曲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中所述静电屏蔽部包括锁定孔(21),所述锁定孔与所述芯壳体的屏蔽部固定突起(44)配合以在制造组装期间将所述静电屏蔽部定位和保持到所述芯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中所述锁定孔包括宽部(21a)和窄部(21b),并且所述屏蔽部固定突起(44)包括具有宽的头部(44a)和窄的茎部(44b)的轮廓,由此所述宽的头部能够通过锁定孔的宽部插入,并且窄的茎部能够滑动进入锁定孔的窄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中锁定孔的窄部相对于宽部朝向裙部,使得当组装到所述外壳中时作用在所述静电屏蔽部上的弹性偏压力趋向于确保将所述静电屏蔽部锁定到所述芯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中所述绝缘的芯壳体(10)包括线圈端子连接部(28)、所述线圈支撑部(26)和至少一个电路板支撑部(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中所述线圈支撑部具有大体U形的横截面轮廓,所述线圈支撑部包括基壁(74a)、从所述基壁延伸的径向内壁(74b)和从所述基壁延伸的径向外壁(74c),所述径向内壁(74b)和所述径向外壁(74c)所具有的高度使得其开口端边缘(80b,80c)延伸略微超出包括任何制造误差在内的磁芯(6)的轴向厚度,使得所述开口端边缘(80b,80c)通过围绕磁芯的所述芯壳体缠绕的线圈而围绕磁芯的角部向内折叠。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中线圈支撑部包括闩锁肩部形式的芯闩锁元件(82),所述芯闩锁元件被配置为允许所述磁芯在安装期间轴向地插入所述芯壳体中并使该磁芯保持在所述芯壳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中所述芯壳体的线圈支撑部包括导线防滑元件(76),所述导线防滑元件被配置为在缠绕过程中防止次级线圈的第一绕组层在所述芯壳体上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中所述芯壳体包括偏转肋(53),所述偏转肋被布置在将所述线圈支撑部连接到所述线圈端子连接部和电路板支撑部上的角部中,所述偏转肋用于避免毗邻线圈支撑部和线圈端子连接部的侧壁的绕组积聚。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中所述线圈端子连接部包括磁传感器接收腔(37),所述磁传感器接收腔用于在该磁传感器接收腔中存放所述磁场检测器(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姆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莱姆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22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试电笔
- 下一篇:一种多路波形输出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