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动穿戴设备以及用于防止肌肉酸痛的运动提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2350.5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6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白鹏飞;刘强;易子川;唐彪;张伟男;周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华光电研究院;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455 | 分类号: | 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 穿戴 设备 以及 用于 防止 肌肉 酸痛 提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穿戴设备以及用于防止肌肉酸痛的 运动提醒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尤其是通 过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对自身的身体健康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致使测量仪器和设备开始 大规模推广,可穿戴的运动设备由于其便携性和外观的多样化而受到许多用户的青睐。
目前,市场上的运动穿戴设备可以实现打电话、发短信、运动监测和计划制定等丰富的 功能,但是单款产品的功能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使用者更多的需求;而且运动监测所检测到 的参数无法反应使用者精确的身体状态;人们运动后一般都会出现肌肉酸痛的情形,现有 的运动穿戴设备无法让使用者避免出现这种情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反应使用者精确的身体状 态且能判断使用者是否需要减少运动量的运动穿戴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止肌肉酸痛的运动提醒方法,其能够反应使 用者精确的身体状态,并判断使用者是否需要减少运动量,且能有效地防止使用者由于过 度运动而导致肌肉酸痛。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动穿戴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使用者的生理参数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生理参数信息从而判断是否发送运动调整的提醒信息;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运动调整的提醒信息;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检测到的生理参数信息;
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 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存储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生理参数信息为血乳酸的含量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穿戴设备还包括用于设置智能运动设备的工作模式和初始化 信息的输入模块;
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防止肌肉酸痛的运动提醒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使用者的生理参数信息;
S2、判断本次运动是否发送过运动调整的提醒信息,若发送过,则执行步骤S5,若没有 发送过,则执行步骤S3;
S3、判断是否需要发送运动调整的提醒信息,若需要,执行步骤S4;
S4、发送运动调整的提醒信息;
S5、判断是否可以结束本次运动,将当前检测到的生理参数与运动前检测的生理参数 对比,若当前检测到的生理参数大于运动前检测的生理参数,则返回执行步骤S1,反之,则 结束本次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包括:
S31、根据检测到的生理参数信息,从而计算得出肌肉疼痛等级以及绘制出生理参数信 息的趋势曲线图;
S32、根据检测到的生理参数信息、肌肉疼痛等级和生理参数信息的趋势曲线图,从而 判断是否发送运动量调整的提醒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2具体包括:
S321、根据当前的肌肉疼痛等级判断是否到达设备预设的承受上限等级,若到达,则执 行步骤S4;反之,则执行步骤S322;
S322、根据检测到的生理参数信息判断是否达到预设的人体耐受的上限值,若是,则执 行步骤S4;反之,则执行步骤S323;
S323、根据得到的生理参数信息的趋势曲线图从而判断是否处于运动结束阶段,若是, 则执行步骤S4;反之,则返回执行步骤S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运动穿戴设备添加了检测模块,使其能够检测 使用者的生理参数,所述生理参数能够反应使用者精确的身体状态,且能根据所述生理参 数判断使用者是否需要减少运动量,提高了运动穿戴设备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另一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一种用于防止肌肉酸痛的运动提醒方法,能 够判断使用者是否需要减少运动量,且能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度运动而导致使用者出现肌肉 酸痛的情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运动穿戴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用于防止肌肉酸痛的运动提醒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华光电研究院;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师范大学,未经深圳市国华光电研究院;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23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