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CO2/盐水/岩石体系接触角的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2562.3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聪;叶自强;董波;张宁;李维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温福雪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co sub 盐水 岩石 体系 接触角 实验 装置 | ||
1.一种测量CO2/盐水/岩石体系接触角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实验装置包 括光源、封头、高温高压釜、环形特氟龙密封圈、蓝宝石视镜、环形紫铜垫片、 加热带、高速摄像仪、图像分析仪、温度控制台、CO2气瓶、CO2泵、流量控制 阀、CO2注射器、锥面接头、泄液阀、溶液瓶、真空泵、双手柄三通针阀、压力 表、载物片、插槽、温度采集器和岩石;
所述的高温高压釜内部为水平圆柱形腔体,腔体内部竖直方向2/3处焊接插 槽,插槽位置水平,腔体左右两侧均分布有台阶孔,高温高压釜两侧端口处为 内螺纹结构;高温高压釜左右对称截面上分布四个螺纹孔,分别位于高温高压 釜的顶部、底部、前下方和后方;
所述的温度采集器包括堵头、压紧螺母、热电偶和卡套;卡套用于固定热 电偶,固定部位不可调节;压紧螺母将卡套压在堵头内,堵头与高温高压釜后 方的螺纹孔配合连接;热电偶贯穿于堵头,其前端伸入高温高压釜腔体内;堵 头长度为3个系列,长度差依次为3mm,通过更换不同长度堵头,热电偶前端 在高温高压釜腔体内的位置发生有级移动,实现温度采集器的有级调节,精确 测量接触界面的温度;
所述的CO2注射器包括针头、环形特氟龙密封圈、螺筒、凸台、螺杆把和 针管;针头安装在针管前端,凸台焊接在针管中部,针管前端穿过螺筒,凸台 被套入螺筒内;螺杆把从针管末端套入,螺杆把的外螺纹和螺筒的内螺纹配合 连接,螺杆把的前端顶着针管中部的凸台,旋转螺杆把,凸台上下移动,带动 针头上下移动,实现无级调节CO2气泡在盐水中脱离位置与岩石表面垂直距离; 针头伸入高温高压釜腔体内,螺筒的外螺纹与高温高压釜底部螺纹孔配合连接, 并将环形特氟龙密封圈压在高温高压釜底部的螺纹孔内,实现密封;针头为直 型针头和偏心距弯型针头,偏心距为3mm和6mm;
岩石粘贴在载物片下表面,载物片卡在高温高压釜的插槽内,用于固定岩 石;环形特氟龙密封圈位于蓝宝石视镜的侧面,带有通孔的封头与高温高压釜 两侧端口处内螺纹啮合连接,并依次将环形紫铜垫片和侧面套有环形特氟龙密 封圈的蓝宝石视镜压在高温高压釜的台阶孔内,环形紫铜垫片位于台阶孔端面 和蓝宝石视镜间,实现高温高压釜两侧端口密封;双手柄三通针阀的下端口通 过锥面接头与高温高压釜顶部螺纹孔连接,双手柄三通针阀的上左端口与真空 泵连接,双手柄三通针阀的上右端口依次连接压力表和流量控制阀后,与CO2泵的出口连接;CO2注射器的针管通过流量控制阀与CO2泵的出口连接;CO2泵的入口依次连接流量控制阀和CO2气瓶;溶液瓶与流量控制阀连接,并分出 两条支路,一条支路通过锥面接头与高温高压釜前下方螺纹孔连接,以注液; 另一条支路连接泄液阀,以泄液;温度控制台分别与加热带和温度采集器的热 电偶末端相连,加热带缠绕在高温高压釜外壁,以加热;光源和高速摄像仪置 于高温高压釜左右两侧封头处,光源、高速摄像和高温高压釜的中心轴线位于 同一水平线上,高速摄像仪与图像分析仪相连接,以处理图像,测量接触角。
2.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进行接触角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关闭所有阀门,检验装置密封性;
(2)开启双手柄三通针阀上左端口,利用真空泵,抽出高温高压釜内空气, 关闭上左端口;
(3)开启与溶液瓶相连的流量控制阀,向高温高压釜腔体内注入盐水,直 至浸没岩石,将其关闭;
(4)开启加热带,对高温高压釜加热,达到设定温度值,设置保温;
(5)开启双手柄三通针阀上右端口、与压力表连接的流量控制阀以及与CO2气瓶连接的流量控制阀,向高温高压釜内充入CO2,压力达到设定值,保持半 个小时,关闭与压力表连接的流量控制阀;
(6)微调与针管连接的流量控制阀,向盐水中注入CO2气泡,CO2气泡脱 离针头,在盐水中上升,附着在岩石下表面,由高速摄像仪拍摄图像,输入图 像分析仪,测量接触角;
(7)旋转螺杆把,前端顶着凸台在螺筒里上下移动,带动针头在盐水里上 下移动,重复步骤(6),测量CO2气泡在盐水中不同脱离位置时的接触角;
(8)当针头上升到CO2气泡还未脱离针头,就附着在岩石下表面,微调与 针管连接的流量控制阀,继续注入CO2,由高速摄像仪拍摄气泡生长过程图像, 输入图像分析仪,测量动态接触角;
(9)关闭所有阀门和加热带,待高温高压釜冷却后,拆卸真空泵,从双手 柄三通针阀上左端口泄压,从泄液阀泄液,并清洗高温高压釜;
(10)拆卸CO2注射器,更换不同偏心距弯型针头;拆卸温度采集器,更 换对应长度系列的堵头;重新安装CO2注射器、温度采集器和真空泵;重复实 验步骤(1)-(8),在实验过程中,旋转针管,带动偏心距弯型针头在盐水里做 圆周运动;精确测量接触界面的温度以及岩石不同位置的接触角、动态接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25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金卤灯固定支架
- 下一篇:一种车用前照灯的投影灯头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