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有防雨百叶的通风井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2647.1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4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川;涂宇红;樊勇;邢立华;徐昀超;易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04 | 分类号: | E04F1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万振雄;刘耿 |
地址: | 5180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防雨 百叶 通风 结构 | ||
1.一种设有防雨百叶的通风井结构,所述通风井结构包括通风井, 所述通风井下部设于地下室风机房顶面的下方并连通于地下室风机房, 所述通风井上部凸出于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向上设置,所述通风井的 上部由若干侧壁和一顶板围合而成,至少其中一侧壁上设有连通于外部 环境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井结构还包括围合在所述通风口 外部的防护墙体,所述防护墙体上设有防雨百叶,所述防雨百叶与所述 通风口位置相对,且所述防雨百叶的面积大于对应的所述通风口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墙体 包括若干防护侧墙、一防护顶板和一防护底板,所述防护侧墙、所述防 护顶板和所述防护底板围合形成一集水腔体,其中一所述防护侧墙与设 有所述通风口的侧壁共用同一面墙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风 机房顶面的上方设有室外地坪层,所述通风口的下侧边高于所述室外地 坪层的表面至少1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侧墙 的下端固接于所述防护底板,所述防护底板设置在所述室外地坪层的表 面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侧墙 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为所 述防护底板,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与所述防护底板共用同一面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风 机房顶面朝向开有所述通风口的通风井侧壁方向的一侧向上凸出形成一 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面与所述室外地坪层的表面在同一高度,所述凸台 的侧面紧贴于所述室外地坪层的侧边,所述防护侧墙的下端固定连接于 所述凸台的顶面,所述凸台的顶面为所述防护底板,所述凸台的顶面与 所述防护底板共用同一面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通风 口的侧壁的下端与所述凸台的顶面为一体化结构,且该侧壁穿过所述凸 台的顶面向下延伸至地下室风机房的墙体中,所述凸台的顶面、所述凸 台的侧面和设有所述通风口的侧壁围合形成一连通于地下室风机房的 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通风 口的侧壁的下端与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为一体化结构,且该侧壁穿过 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向下延伸至地下室风机房的墙体中,所述凸台的 顶面、所述凸台的侧面、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和设有所述通风口的侧 壁围合形成一密闭的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设 有所述通风口的侧壁与同该侧壁位置相对的所述防护侧墙之间的距离为 400-7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通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雨百叶的面积为S1,所述通风口的开口面积为S2,S1≥1.5×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26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刚性拉接装置
- 下一篇:车辆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数据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