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钒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2782.6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2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冯平源;蒋凯;章庆;王玉娇;王康丽;程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钠离子 电池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能材料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磷酸钒钠钠离 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能量的产生与储存已经成为在人类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课题。在 众多的能量储存技术中,电池是一种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前景的能量储存技 术。在便携移动产品中,锂离子电池(LIB)由于其较高能量密度、高电势 和环境友好的因素在可充放电池中占据主要地位。随着大型电力贮蔵技术 的发展,由于钠的资源较锂更为丰富,低成本的钠离子电池(SIB)更为适合 成为大型电网中的储能技术。
钠离子室温电池现在已被研究者们广泛关注。由于钠离子的半径比锂 离子的更大,因此找到稳定的且能够可逆地脱出与嵌入钠离子的主体材料 作为电极材料还较为困难。
到目前为止,只有较少的适用于钠离子电池并能进行脱出/嵌入反应的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科研人员已广泛研究了层状NaxCoO2和NaxMnO2材 料,磷酸盐型的NaMPO4(M=Fe,Co,Ni,Mn)材料。然而,考虑到成本、 容量、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问题时,相较于前面提到的材料,具有NASICON (钠超离子导体)结构的化合物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材料。Na3V2(PO4)3(磷 酸钒钠)作为一种很有潜力的钠离子正极材料已经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研 究,这种材料具有开放的NASICON结构,这就有助于钠离子在材料的间 隙中能够可逆地快速地扩散而不引起晶体主体结构的较大体积变化。该特 性使Na3V2(PO4)3成为在高性能钠离子电池中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正极材料。
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3V2(PO4)3的充放电电压平台在3.4V左右, 其平均电压比其他正极材料较高。科研工作者们通过非原位XRD技术研究 发现,Na3V2(PO4)3的储钠机理是一种典型的可逆的两相反应,在充放电过 程中其体积变化很小且保持着稳定的晶体结构。这种材料充电状态下也拥 有着良好的热稳定性,这就有助于电池的工作安全。但是,磷酸盐的电子 导电性差,因此在充放电过程中很难达到这种材料的理论容量。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方法以改进Na3V2(PO4)3的电子导电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酸钒钠钠 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采用琼脂糖作为碳源,通 过溶胶—凝胶法来合成具有三维碳骨架的Na3V2(PO4)3/C材料。这种方法的 工艺简单,且最终合成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粒径尺寸小和碳层包覆均 匀的特点,从而使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子导电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磷酸钒钠钠离 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三维碳骨架以及Na3V2(PO4)3复合颗 粒,其中,
所述Na3V2(PO4)3复合颗粒为核壳结构,其核部为Na3V2(PO4)3,其壳 部为碳层,所述碳层的厚度为1nm~4nm,所述Na3V2(PO4)3复合颗粒的粒 径为20nm~200nm,
所述Na3V2(PO4)3复合颗粒位于所述三维碳骨架的空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27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