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往复炉排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3188.9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5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柏克莱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H11/12 | 分类号: | F23H11/12;F23H1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地址: | 5191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气化 往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气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炉排。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作为一种可变废为宝、价格低廉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但直接燃用生物质燃料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粉尘对大气造成污染,而将生物质燃料气化产生燃气再燃烧是一种科学、环保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并且越来越被受关注。
目前,生物质气化炉的研制还处在很不成熟的初级阶段,气化产生的灰渣,多数要定期停炉进行人工掏挖,既影响生产又浪费能源;也有用栅格型炉排进行排渣,但其结构笨重、排渣不彻底、炉排也不耐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操作简便,排渣缝隙可动态变化,排渣通过能力强的生物质气化炉往复炉排。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往复炉排,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及并排安装在支架内的若干炉排桥,每一炉排桥的端部固连着一摆臂,所有摆臂与同一联动杆相连,所述连动杆的一端通过一推拉动力头与动力源相连,动力源通过推拉动力头推拉联动杆牵引摆臂往复动作,进而带动各炉排桥往复转动,使炉排桥与炉排桥之间的间隙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排桥包括主骨架和副骨架,所述主骨架和副骨架采用偏心双圆柱联体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骨架和副骨架均为空心结构;内部通过冷却水循环冷却,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骨架和副骨架的内部相互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主骨架和副骨架联体结构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右轴头,所述左轴头的端部与摆臂固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右轴头设有冷却水接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骨架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以保证炉排桥间的最小间隙。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一炉排桥两端设有密封座及填料,防止可燃气体的逸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支撑杆;既可以加强支架的结构稳定性,也利于炉排桥的拆装维护。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炉排桥与炉排桥之间的间隙沿排渣方向自上而下为由小而大;,从而减少了灰渣物料在间隙内堵塞的机会,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往复炉排,结构紧凑,操作简便,排渣缝隙可动态变化,灰渣通过能力大、风阻小,不排渣时遮盖性好,空心结构重量轻,设备使用寿命长,往复翻动可简化水管的连接,减少故障发生率;在每一次翻转的过程中,桥间间隙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通过控制翻转速度及间歇频率可有效排放炉渣,避免未经气化的生物质排出;使用本技术可实现不停炉连续排渣,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也减少停炉启动所造成的燃料浪费,进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的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炉排桥轴向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A-A方向的剖示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炉排桥轴向局部剖面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柏克莱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柏克莱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31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烧器前面板
- 下一篇:具有周界风的低氮氧化物排放旋流煤粉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