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纶织物的防静电后整理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3458.6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4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通顺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03 | 分类号: | D06M15/03;D06M13/188;D06M13/192;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张建生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织物 静电 整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后整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涤纶织物的防静电后整理。
背景技术
涤纶织物因纤维自身或与其他物质相摩擦,往往会产生正负不同或电荷大小不同的静电,这与空气的离子沉积和两物体表面的接触摩擦及随着分离时电荷发生再分配都有密切关系。并且由于涤纶纤维含湿低、洁净度高等特性易产生静电。
涤纶织物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受各种因素作用而在织物和加工机械上产生并积累静电,虽然它们的电流很小,不会对人身产生生命威胁,但是却能制造很多麻烦。静电不仅导致纺织加工困难,如加工时纤维缠绕机件、纱线发毛不能集束、织造时经纱开口不清,而且在纺织品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吸尘沾污,服装纠缠人体产生粘附不适感,并对人体有害,如使血液PH值升高,血液中钙含量下降,尿液中钙含量增加,血糖升高,维生素C含量下降。静电严重者还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因此,必须对涤纶织物进行防静电后整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涤纶织物的防静电后整理,工艺简单易控,经整理后的涤纶织物抗静电性能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涤纶织物的防静电后整理,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防静电整理液:所述防静电整理液的组分及用量包括:壳聚糖15-20g/L、催化剂醋酸钠20-25g/L、交联剂丙二酸2-6g/L、余量为水;
2)浸轧防静电整理液:将涤纶织物浸轧在上述防静电整理液中,浸渍5-10min后脱水;
3)焙烘:将脱水后的涤纶织物在60-80℃下预烘5-8min,然后升温至90-100℃下烘烤8-10min。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浸轧时,所述防静电整理液的温度为60-7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在所述涤纶织物浸轧防静电整理液前,要先进行漂洗处理,去除织物残留油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控,采用配比的合理的壳聚糖抗静电整理液,经整理后的涤纶织物抗静电性能好,同时耐久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一:
一种涤纶织物的防静电后整理,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防静电整理液:所述防静电整理液的组分及用量包括:壳聚糖1.5kg、催化剂醋酸钠2kg、交联剂丙二酸0.2kg、水100L;
2)浸轧防静电整理液:将涤纶织物进行漂洗,漂洗后脱水,然后浸轧在温度为60℃的上述防静电整理液中,浸渍5min后脱水;
3)焙烘:将脱水后的涤纶织物在60℃下预烘8min,然后升温至90℃下烘烤10min。
实施例二:
一种涤纶织物的防静电后整理,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防静电整理液:所述防静电整理液的组分及用量包括:壳聚糖1.6kg、催化剂醋酸钠2.2kg、交联剂丙二酸0.4kg、水100L;
2)浸轧防静电整理液:将涤纶织物进行漂洗,漂洗后脱水,然后浸轧在温度为65℃的上述防静电整理液中,浸渍8min后脱水;
3)焙烘:将脱水后的涤纶织物在70℃下预烘6min,然后升温至95℃下烘烤8min。
实施例三:
一种涤纶织物的防静电后整理,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防静电整理液:所述防静电整理液的组分及用量包括:壳聚糖2kg、催化剂醋酸钠2.5kg、交联剂丙二酸0.6kg、水100L;
2)浸轧防静电整理液:将涤纶织物进行漂洗,漂洗后脱水,然后浸轧在温度为70℃的上述防静电整理液中,浸渍10min后脱水;
3)焙烘:将脱水后的涤纶织物在70℃下预烘5min,然后升温至100℃下烘烤8min。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涤纶织物的防静电后整理,采用配比的合理的壳聚糖抗静电整理液,经整理后的涤纶织物抗静电性能好,同时耐久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通顺印染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通顺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3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氯乙烯人造革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棉麻防腐的环保型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