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机床温度场差异化控制的温控板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3890.5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9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吕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奇(天津)主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机床 温度场 异化 控制 温控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机床温度场差异化控制的温 控板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机床加工的工件精度一般是机床精度值的1.5-2倍左右(考虑工序能力系数一般在 1.33左右),例如普通型机床位置精度为0.025mm,加工出工件孔距精度在0.04-0.05mm 左右,这是考虑到工艺系统的变形、加工温度场影响、工件材质不均匀、刀具精度影响 等,其中机床温度变化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任何机床进行加工就要消耗动 力,产生热量,热量传导到机床各个运动部件和机床构件,必然引起机床工艺系统的热 变形,造成工件加工精度的变化。例如,一台常用的数控立铣床,当机床由冷态转入热 态时,主轴经过长时间高速运动后,温度有可能上升十几度,一起机床构件温升,立柱 局部后仰热变形、主轴中心线延伸、主轴端面抬头等综合变形,对中小规格的立铣床, 在主轴端面上可能达到0.02-0.02mm的长度变化。数控机床上主要热源来源于各伺服电 机和主轴电机、高速运动部件及液压系统等。循环液冷却方式作为一种控制机床热变形 的有效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精密及超精密机床的设计制造中。目前,循环液冷 却方式一般采用循环泵使经过冷却装置冷却的冷却液进入机床床体的发热机构,并带走 热量,回流至冷却装置内,完成冷却循环,从而降低机床发热部件的温度,实现循环液 温度控制,但其循环液温度单一、冷却路径固定,无法实现机床温度场的多点位差异化 控制。本发明分别计算流道横截面积、流道流量、入口温度以及流道布局对温控效率的 影响,从而精确设计出各温控装置的冷却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适用于机床温度温控的温控 板设计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可分为冷却循环 部分、自由安装部分、保温部分三个系统。分别计算流道横截面积、流道流量、入口温 度以及流道布局对温控效率的影响。
一种适用于机床温度场差异化控制的温控板设计方法,分别计算流道横截面积、流 道流量、入口温度以及流道布局对温控效率的影响,从而精确设计出各温控装置的冷却 效率,以实现机床温度场的差异化控制;
所述温控板冷却循环系统可输出不同温度冷却液,每组所述循环系统包括一台冷却 循环机和一个循环泵,所述冷却循环机设有冷却液输出温度检测装置和液位检测装置, 其中一条冷却循环干路为高温冷却循环干路,包括一台输出冷却液温度范围为5~35摄氏 度的第一冷却循环机以及第一循环泵;另外一组冷却液循环干路为低温冷却循环干路, 包括一台输出冷却液温度范围为5~35摄氏度的第二冷却循环机以及第二循环泵;每组冷 却循环支路包括一个独立调温箱采用PID控制模式,可分别控制每个温控装置的冷却液 入口温度;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分别在冷却液入口设置入口温度传感器和冷却液出口设置 出口温度传感器,所述入口温度传感器与出口温度传感器都与PC机相连,采用LABVIEW 采集温度信号,实时监测出入口冷却液温度。
所述保温措施包括控温装置除去与机床接触面的一层铜板外其余均用导热系数较低 的铝板,所述保温措施还包括隔热棉,以确保外界温度传递到温控装置或温控装置的热 量散失的外界,所述高导热系数铜板使尽量多的热量在温控装置和机床之间传递。
温控板结构用CreoParametric作出三维实体模型,再对3D实体模型进行简化,根 据实际工况的热扩张系数、比热、热导率、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材料属性等参数建立 ComputerAidedEngineering仿真模型,然后加载边界条件,包括冷却液入口温度、冷却 液入口速度、主动温控板与机床接触面的温度以及主动主动温控板外壁面的传热系数等。 再用ANSYSWORKBENCH中ANSYSFluent模块对其进行流固热耦合的仿真计算,提 取流体区域温度场,分析主动温控板的温控能力。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分别计算流道横截面积、流道流量、入口温度以及 流道布局对温控效率的影响,从而精确设计出各温控装置的冷却效率,以实现机床温度 场的差异化控制。弥补了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缺陷,可靠性高,且应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两种流道布局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奇(天津)主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鼎奇(天津)主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3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调节取电量的单火线取电线路
- 下一篇:智能滑压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