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玻璃表面的异物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4157.5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2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金贤祐;朴晋弘;金台皓;李昌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精密素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1/956 | 分类号: | G01N21/956;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忠清南道***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玻璃 表面 异物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是申请号201010141431.1,申请日2010年03月25日,发明名称 为“平板玻璃表面的异物检测装置”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玻璃(flatglassplate)表面的异物检测装置,更具 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对蒸镀着微电路(micro-circuit)的图案的面的异物进行 准确检测的平板玻璃表面的异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平板显示器(platdisplay)的平板玻璃,只在一面上蒸镀着微电路的 图案,玻璃业界将该面称作“A面”,而另一面上并未蒸镀着微电路的图案, 且玻璃业界将该另一面称作“B面”。
在平板玻璃的A面的表面有异物的情况下,如果将微电路的图案蒸镀在 此异物之上,则容易引起微电路的图案不良。因此,必须在蒸镀微电路的图 案之前,准确检查出玻璃基板(特别是应蒸镀着电路的A面)上是否有异物。
图1是现有的平板玻璃表面的异物检测装置的示意图。现有的平板玻璃 表面的异物检测装置使用激光束(laserbeam)照射部20将具有较小厚度的 激光束从倾斜方向射入至平板玻璃。所射入的激光束31的一部分在通过平板 玻璃后会透过该平板玻璃而形成一种透过激光束35,而所射入的激光束31 的剩余部分则被平板玻璃所反射,从而形成反射激光束33。
如图1所示,当使激光束以与平板玻璃的面形成较大角度的方式而从倾 斜方向射入时,所射入的激光束31到达平板玻璃的A面的部位与投射激光 束35到达平板玻璃的B面的部位之间会存在δL程度的水平距离上的差异。
当在A面的上部使用A面摄像装置11来对异物进行拍摄时,能够对只 存在于平面玻璃的A面上的异物进行拍摄。此时的原理中利用了如下现象, 即,当A面摄像装置11进行拍摄时,仅到达平板玻璃的A面的激光束因A 面的异物81而产生散射并朝向透镜(lens)射入,而到达平板玻璃的B面的 激光束在偏离了δL程度的位置处到达平板玻璃的B面,因此不会射入至A 面摄像装置11的透镜中。然而,图1的现有的平板玻璃表面的异物检测装置 中存在如下问题:如果所使用的激光束的厚度不是非常薄,则无法只对平板 玻璃的A面的异物进行检测,而根据现实中能够使用的激光束的厚度,存在 于平板玻璃的B面上的一部分异物91也会一同被检测到。
因平板玻璃的A面与平板玻璃的B面上附着有异物不过是普通的现象, 所以在如图1所示的现有的异物检测装置中会检测到位于平板玻璃的B面上 的一部分异物,因而如果使用该检测结果,则无法获取与平板玻璃的A面上 的异物相关的准确信息。此外,目前的现状为,如果平板玻璃的厚度越薄, 则射入激光束31到达平板玻璃的A面的部位与投射激光束35到达平板玻璃 的B面部位之间的水平距离上的差异即δL减少,从而检测结果更不准确。
另一问题则为:当平板玻璃的移送装置上下振动时,准确地区分A面的 异物与B面的异物将变得更加困难。因而存在如下问题,即:为了解决如上 所述的问题,必须在现有的平板玻璃的异物检测装置中使用高价的精密搬送 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玻璃表 面的异物检测装置,其即便使用上下振动的相对廉价的搬送装备,也能够对 附着于蒸镀着微电路的图案的平板玻璃的表面的A面上的异物进行准确检 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精密素材株式会社,未经康宁精密素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41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