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味补充剂及由其制得低脂肠类制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4251.0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4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顺亮;赵燕;潘晓倩;赵冰;王守伟;乔晓玲;陈文华;李家鹏;曲超;李素;周慧敏;艾婷;许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23L13/10 | 分类号: | A23L13/10;A23L13/40;A23L1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6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味 补充 低脂肠类 制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脂肠类制品的风味补偿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风味补充剂及由其制得 低脂肠类制品的方法,属于肉类精深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肠类制品在肉制品市场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主要是由瘦肉、脂肪、辅料和水组成, 产品形式有中式和西式两种之分。目前,市场上的肠类制品中脂肪含量一般占产品总重量 的15~25%。脂肪可赋予肠类良好的风味和口感,同时也是产品中脂溶性物质的主要载体, 起着稳定体系芳香成分的作用。然而医学研究表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与脂肪的 过多摄入有直接关系。人们对于摄入高脂食品带来的潜在风险已越来越重视,目前,许多科 研工作者和生产厂家也在设法降低产品中的脂肪含量。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将脂肪含量低于10%的食品定义为低脂食品。肠类制品作 为一种食品,除了色泽、质构、营养与安全,风味也是评价其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对于热加 工的肉制品来讲,风味的产生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1)脂肪通过自由基链反应形成过 氧化物,再通过次级反应产生大量挥发性化合物,形成包括脂肪族烃、醛类、酮类等几百种 物质,这些化合物对产生肉类特征风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糖类受热可发生焦糖化 生成对肉香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小分子羰基化合物。(3)氨基酸和还原糖反应可产生多种 香味化合物。由于低脂肠类制品在加工过程加入的脂肪较少,必然会给产品带来风味不足 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低脂肠类制品风味不足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低脂肠类制品的风味补 充剂及由其制得低脂肠类制品的方法。所得低脂肠类制品风味增强效果显著。本发明所述 方法工艺简单,便于实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案,可提高产品的风味特 性,满足人们对于低脂、高品质肉制品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低脂肠类制品的风味补充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得:水100份, 水解植物蛋白15~30份,葡萄糖5~10份,果糖5~10份,植物油20~60份。
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物料,并以特定比例搭配,可弥补低脂肠类制品中风味前 体物质不足的问题,有效改善低脂肠类制品的口感,给产品带来良好的风味。
所述植物油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得:葵花油5~20份,玉米油5~20份,大豆 油5~10份,花生油5~10份。
优选地,所述风味补充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得:水100份,水解植物蛋白 15~30份,葡萄糖5~10份,果糖5~10份,葵花油5~20份,玉米油5~20份,大豆油5~10份, 花生油5~10份。更进一步优选为:水100份,水解植物蛋白20~30份,葡萄糖5~10份,果糖5 ~10份,葵花油15~20份,玉米油15~20份,大豆油5~10份,花生油5~10份。
优选地,为了获得更好的风味效果,所述水建议采用冰水。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风味补充剂的制备方法,先将水解植物蛋白、葡萄糖和果糖溶 于水中,搅拌打匀,然后加入植物油,进行乳化。乳化完全后于4℃条件下保存备用。
本发明所述风味补充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搅拌打匀的转速控制在5000rpm~ 13000rpm,优选10000rpm~13000rpm;所加入的水为冰水,整个制备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5℃ 以下。再次转速和温度条件下制作风味补充剂,可获得较好的乳化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低脂肠类制品的制备方法,将向肉馅中加水、辅料和风味补充 剂,混合均匀,灌入肠衣,熟化,包装,杀菌。
本发明所述低脂肠类制品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风味补充剂的添加量为肉馅总质量 的1%-15%。
本发明所述低脂肠类制品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肉馅的瘦肥比大于等于9:1。
本发明所述低脂肠类制品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辅料包括但不限于调味料、香辛料、 食品添加剂。各物料按重量份计为:肉馅100份、水20~40份、香辛料粉0~1.0份、食盐1.8~ 2.8份、白砂糖0.5~15.0份、三聚磷酸钠0.0~0.5份、红曲红色素0.0~0.3份、大豆分离蛋 白0~6.0份、淀粉0~10.0份、卡拉胶0.0~3.0份、异抗坏血酸钠0.0~0.2份、亚硝酸钠0.0 ~0.015份、风味补充剂1.0~15.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4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