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压同塔四回线两相跨两相的跨电压故障电流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4256.3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7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锋;赵月;魏会利;张月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4 | 代理人: | 吴鸿维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四回线 两相 电压 故障 电流 计算方法 | ||
1.一种混压同塔四回线两相跨两相的跨电压故障电流计算方法,所述混压同塔四回线系统包括两个不同电压等级的双回线输电系统,在两个不同电压等级的双回线输电系统之间没有变压器连接时,所述混压同塔四回线系统为弱电强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弱电强磁输电系统下两相跨两相的跨电压故障电流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混压同塔四回线系统发生两相跨两相电压故障时,分别计算归算至故障点处的两个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系统的电动势大小以及正、负序阻抗,其中,两个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系统分别采用I、II系统表示,I、II系统的电动势大小分别为正序阻抗分别为Z1Ψ、负序阻抗分别为Z2Ψ、下标Ψ代表I系统,代表II系统,均可代表两系统的A/B/C三相,1、2则分别代表正、负序;
步骤2:将步骤1中两个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系统的零序网络进行统一解耦,同一电压等级线路之间共母线,不同电压等级线路之间共地,用平行双回线的方法得到统一解耦后的四回线零序网络;
步骤3:将两个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系统即I、II系统的零序网络进行统一归算,以地、两个系统的短路点这三点为节点,消去其他节点后得到统一的I、II系统的等效零序网络,以Y形式表示,其中I系统短路点节点处零序阻抗为Z0Ψ,II系统短路点节点处零序阻抗为地点节点处零序阻抗为Z0M,下标中的0代表零序。
步骤4:计算两相跨两相跨电压接地故障和不接地故障的边界条件为:
其中,代表短路点对地电压,其中发生接地故障时分别代表弱电强磁系统下的I系统或II系统故障电流正、负、零序分量,则代表弱电强磁系统下的I系统或II系统故障电压正、负、零序分量,下标的含义与步骤1、3中含义相同,将I、II系统的电动势,正、负序网络,以及通过步骤3归算后的零序网络组合成统一的复合序网络;
步骤5:在步骤4得到的复合序网络图基础上分别进行弱电强磁混压同塔四回线两相跨两相故障电流计算,
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流为:
不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为
其中公式中分别表示弱电强磁系统中I系统故障电流正、负、零序分量;则代表II系统的故障电流正、负、零序分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压同塔四回线两相跨两相的跨电压故障电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混压同塔四回线系统中的两个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通过变压器连接时,所述混压同塔四回线输电系统就变成了强电弱磁输电系统,在强电弱磁系统下混压同塔四回线两相跨两相的跨电压故障电流计算中,需要将强电弱磁系统下的混压同塔四回线系统划分为不计变压器的弱电强磁输电系统部分,和变压器形成的电流源部分,将两部分的故障电流分量叠加即可得到强电弱磁系统下的单相跨单相的跨电压故障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压同塔四回线两相跨两相的跨电压故障电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混压同塔四回线系统中的两个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通过变压器连接时,所述混压同塔四回线输电系统就变成了强电弱磁输电系统,在强电弱磁系统下混压同塔四回线两相跨两相的跨电压故障电流计算方法除了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骤1-5外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计算变压器形成的电流源构成的两相跨两相故障下的故障电流,依照两相跨两相故障类型下实测变压器部分的故障电流,将变压器形成的电流源分解成为正、负、零序的电流源;根据变压器形成的电流源单独作用时混压同塔输电线路正、负、零序网络,分别计算I、II系统故障点处由变压器作为电流源提供的故障电流分量其中分别表示仅有变压器作为电流源时I系统故障电流正、负、零序分量和II系统的正、负、零序分量;
步骤7:将步骤5、6所计算的两部分故障电流分别叠加得到强电弱磁系统下混压同塔四回线两相跨两相故障电流序分量其中分别为计及变压器的强电弱磁系统下的混合同塔四回线两相跨两相故障时的I、II系统的故障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42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