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蓄热液动换热供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4826.9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2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忠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忠凡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蓄热 液动换热 供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液动换热的新型固体蓄热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冬季取暖一直采用集中供暖方式,采用烧煤或天然气的供暖锅炉。这种传统的供热方式主要有以下缺点:能源利用率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多且浪费严重,煤炭或天然气产生污染;热水运送半径及运送能源量过大,调节困难,冷热不均,且维修量也大,安装、运行成本高;供暖舒适稳定性不强,不具有用户操作性;由于设备、材料、施工、运行、维修等因素使得系统漏水,用户受损现象时有发生,且一旦发生,不能立即停止泄漏,甚至因为一户的问题牵连到其他用户。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诸多分户供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不能控制室内温度的问题,且更加舒适,但这些方式投入成本较大,不利于大规模推广。
供暖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汽热供暖、水热供暖、电热供暖等,其中,电热供暖是一种环保方式的供暖,其总的设备投资较低,不产生有害气体,无环境污染,无管道布置之占地,不会影响环境美观,使用方便;当不使用时可切断电源,既节约能源,又不会影响邻室供暖。因此,电热供暖有其一定的市场占有额,且呈发展的趋势。而如何改进设计,使其进一步的节能、高效,是业者努力的方向。
为合理分配电网资源,降低能耗,一些地方提倡错峰用电。为了配合错峰用电,人们研发了储热式电暖器。比如专利CN2692544Y的储热式电暖器,主要由箱体、储热体、保温层以及电热管构成,电热管安装在储热体内。在用电低谷时,电热管工作加热储热体,储热体储存热量,等到用电高峰时,电热管不工作,储存了热量的储热体向外部散热,达到供暖的目的。由于该储热式电暖器没有即时供暖功能,只能先加热储热体,然后利用储热体进行散热取暖,因而其使用的便捷性是有限的,在没有储热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快速取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利用谷电蓄热,液动换热的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的固体蓄热堆供暖装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所述供暖装置包括一体化设计的固体蓄热堆1、变频油泵系统、液动换热器2、智能控制柜3和水箱;其中,
所述固体蓄热堆1包括固体蓄热砖4、加热管5和高温换热管6;加热管5、固体蓄热砖4和高温换热管6紧密接触,高温换热管6内通高温油;
所述液动换热器2包括:介质室9、高温油室10、换热铜盘管11、热管12和水泵15;所述高温换热管6的高温油进入高温油室10加热所述热管12,所述热管12将热能传导到介质室9,来自水箱的冷水通过水泵15进入介质室9内的换热铜盘管11,加热后的热水循环进入所述水箱;
所述的变频油泵系统包括高温变频油泵13、油管和回油泵33,所述高温变频油泵13的一端通过油管与固体蓄热堆1的油管入口20相接,另一端通过油管与液动换热器热2的高温油室10相连;所述回油泵33的一端通过油管与固体蓄热堆1的油管出口19相接,另一端通过油管与高温油室10相连,实现高温油在固体蓄热堆1和液动换热器2之间循环;
所述智能控制柜3包括低压配电柜和多组温度控制感应器8,所述低压配电柜通过3组继电器向所述固体蓄热堆1的加热管5通三相电;所述固体蓄热堆1内设置多处固体蓄热堆测温点7,所述液动换热器2内设置多处换热器测温点14,测温点处设置K式热电偶温度计,所述温度控制感应器8分别与K式热电偶温度计一一相连,接收K式热电偶温度计的温度信号;所述智能控制柜通过输入的温度信号控制装置的运行和远程监控。
所述固体蓄热堆1的每一层固体蓄热砖4以及高温换热管6的油管出口19和油管进口20处均设置固体蓄热堆测温点7;所述介质室9设置热管放热端24处和设置换热铜盘管11处以及换热铜盘管11的冷水入口和热水出口处均设置换热器测温点14;所述高温油室1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换热器测温点14。
所述的固体蓄热堆1从外至里依次包括外保温层31、水冷壁保温层16和蓄热箱体32,所述蓄热箱体上端面内设置有上压板17,所述蓄热箱体下端面内设置有下压板22,所述上压板17和下压板22通过紧固螺栓18将固体蓄热砖4、加热管5和高温换热管6紧密接触并固定在蓄热箱体32内;所述下压板22下端垫衬保温砖21,下有槽钢底盘;所述加热管5横向设置;所述高温换热管6呈盘管状排列。
所述换热铜盘管11分别通过冷水进口25和热水出口26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热管12的热管吸热端23位于高温油室10内,热管放热端24位于介质室9的下半部分;与固体蓄热堆1连通的高温换热管6通入高温油室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忠凡,未经高忠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48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阵列式铺装电发热墙面系统
- 下一篇:换向阀以及具有此种换向阀的内燃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