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进出口橡胶制品中有毒气体苯的在线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5359.1 | 申请日: | 2015-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7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于田荣;于田观;于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靳职雄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G01N27/22;G01N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31501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出口 橡胶制品 有毒气体 在线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出口橡胶制品中有毒气体苯的在线检测方法,包括:气敏传感器的制备:通过镍修饰的碳纳米纤维材料通过气刷喷涂沉积法施加到基材上形成气敏层,在气敏层上设置非金属材质保护层,将气敏层和非金属保护层结合进行组装加工形成气敏传感器;连接气敏传感器与电性质检测装置和数据处理系统形成气体检测系统,气敏层与有毒气体苯接触发生反应,气敏传感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电性质检测装置检测气敏传感器的电性质变化输出检测数据至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分析处理输出所述进出口橡胶制品中的有毒气体苯的含量。本发明方法具有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快的检测速度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出口产品质量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线运输通关过程中的进出口橡胶制品中有毒气体苯的在线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商品销售多元化以及广泛化的进程逐渐加快,进出口商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进出口频率也越来越高,但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产品质量的检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有快速的检测灵敏性,而且需要有快速的检测速度才能与快速的进出口销售相匹配。
橡胶制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有些橡胶制品的质量不符合使用标准,其制作过程不合理,销售产品中含有有毒气体苯存在,使得这种劣质产品流入市场被消费者使用,无疑会给消费者带来健康的隐患。短期间接触苯,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摄入含苯过多的食物会导致呕吐、胃痛、头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死亡。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气5-10分钟会有致命危险。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有研究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15年。妇女吸入过量苯后,会导致月经不调达数月,卵巢会缩小。对胎儿发育和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尚未明了。孕期动物吸入苯后,会导致幼体的重量不足、骨骼延迟发育、骨髓损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经确认为致癌物。
基于上述这些原因,对人类生活亲密接触使用的橡胶制品中有毒气体苯有效且快速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或缺陷,并提供后面将说明的至少一个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进出口橡胶制品中有毒气体苯的在线检测方法,其通过含有镍修饰的碳纳米纤维材料的气敏传感器的气敏层,通过气敏传感器的气敏层与进出口橡胶制品中的有毒气体苯接触发生反应,通过气敏传感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来检测进出口橡胶制品中的有毒气体苯的含量,实现了进出口橡胶制品中有毒气体苯的在线快速检测,检测灵敏度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进出口橡胶制品中有毒气体苯的在线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气敏传感器的制备:通过镍修饰的碳纳米纤维材料,对所述镍修饰的碳纳米纤维材料通过气刷喷涂沉积法施加到基材上形成气敏传感器的气敏层,在所述气敏层上设置非金属材质保护层,所述非金属材质保护层位于所述气敏层的上方,将所述气敏层和所述非金属保护层结合作为气敏传感器的组件进行组装加工形成气敏传感器,其中,所述非金属保护层的面板上设置有阵列排列的多个气体通入孔,通过所述气体通入孔使得被检测气体进入所述气敏层;
步骤二、连接所述气敏传感器与电性质检测装置和数据处理系统形成气体检测系统,将所述气体检测系统设置在进出口橡胶制品的传送装置的上方以检测所述进出口橡胶制品中的有毒气体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靳职雄,未经靳职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5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