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柔性板的压合方法及多层柔性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5571.8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8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霞;王俊;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6 | 分类号: | H05K3/46;H05K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柔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柔性板的压合方法及多层柔性板。
背景技术
柔性板,其材料较软,在压合过程中存在涨缩难以控制、芯板容易变形、铜箔起皱等问题。此问题目前是铜箔在外层的多层柔性板结构压合的主要难点。常规多层柔性板压合时采用的是硅胶垫进行缓冲,虽然硅胶垫耐高温,缓冲性能好,但当应用于柔性板压合,尤其是铜箔在外层的柔性板压合时,还是会容易出现铜箔起皱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柔性板的压合方法及多层柔性板,旨在解决现有的多层柔性板在压合时容易起皱、易变形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层柔性板的压合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S1:将柔性板依次开料、钻孔、然后制作出图形;
S2:在一张柔性板上有图形的一面用纯胶对位贴合上去,再进行冷压;
S3:冷压后,将另外一张制作出图形的柔性板与上述柔性板的纯胶面对位贴合;
S4:按照步骤S2和步骤S3将柔性板与柔性板进行贴合,制成所需层数的多层柔性板,再将纯胶贴合在铜箔的背面上再冷压,然后将铜箔与上述贴合好的多层柔性板对位叠合在一起,形成待压合的多层柔性板;
S5:按照牛皮纸、钢板、离型膜、PE膜、离型膜、铝片、待压合的多层柔性板、铝片、离型膜、PE膜、离型膜、钢板、牛皮纸的顺序叠放;
S6:使叠放好的结构进入压机,进行热压,最终形成多层柔性板。
所述的多层柔性板压合方法,其中,所述多层柔性板为层数大于等于3。
所述的多层柔性板压合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中,冷压的温度为80-100℃。
所述的多层柔性板压合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中,冷压的时间为15-20s。
所述的多层柔性板压合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6中,热压的温度为170-190℃。
所述的多层柔性板压合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6中,热压的时间为150-300s。
一种多层柔性板,其中,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压合方法压合而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法适用范围广,对铜箔在外面的多层板压合来说,可以非常好的解决铜箔起皱的问题。同时铝片和PE膜结合可以使柔性线路板得到更好的覆形和结合,使可靠性更有保证,提高了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层柔性板压合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中叠板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柔性板的压合方法及多层柔性板,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层柔性板的压合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其包括步骤:
S1:将柔性板依次开料、钻孔、然后制作出图形;
S2:在一张柔性板10(结合图2)上有图形的一面用纯胶11对位贴合上去,再进行冷压;
S3:冷压后,将另外一张制作出图形的柔性板10与上述柔性板10的纯胶11面对位贴合;
S4:按照步骤S2和步骤S3将柔性板10与柔性板10进行贴合,制成所需层数的多层柔性板,再将纯胶11贴合在铜箔12的背面上再冷压,然后将铜箔12与上述贴合好的多层柔性板对位叠合在一起,形成待压合的多层柔性板;
S5:按照牛皮纸17、钢板16、离型膜14、PE膜15、离型膜14、铝片13、待压合的多层柔性板、铝片13、离型膜14、PE膜15、离型膜14、钢板16、牛皮纸17的顺序叠放;
S6:使叠放好的结构进入压机,进行热压,最终形成多层柔性板。
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多层柔性板压合。本发明的方法即节省了多层柔性板的制作周期,节省了压合时间,而且还使柔性板压合得到了很好的覆形,可靠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所述的纯胶11是用来将柔性板10与柔性板10进行结合的丙烯酸材质的绝缘介质层,其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电气绝缘性、尺寸稳定性,并且硬化时间短。丙烯酸类虽耐热性、介电性及可弯曲性令人满意,但其吸水性高、成本高,所以本发明还可采用改性环氧树脂作为纯胶,其具有极好的介电性能,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55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系统及其机柜
- 下一篇:一种阻焊油墨半塞孔的背钻孔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