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滤网用铜包钢线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5676.3 | 申请日: | 2015-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7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良;张鸿翔;金龙军;谢朋;李霖;王进东;蒋加满;刘曙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百川电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3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网 包钢 生产工艺 | ||
1.一种过滤网用铜包钢线的生产工艺,经过选材→脱壳→电解→清洗→涂硼烘干→拉拔→拉丝→热水清洗→盘装收线→热处理→酸洗→水洗→酸电解→水洗→预处理电沉积→水洗→厚处理电沉积→水洗→抗氧化处理→干燥→收线→铜包钢线拉细,制造所需的过滤网用铜包钢线,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选材:选择线径为Φ6.5mm的钢线母线材;
(2)脱壳:经选材后的钢线母线材,通过脱壳机,采用扭曲法将母线表面的氧化层进行剥离;
(3)电解:经脱壳后的钢线母线材置于硫酸电解槽中,对表面残留的氧化层进行电解,去除残留的氧化层,硫酸的质量浓度为25~35%,电流为300~400A;
(4)清洗:经电解后的钢线母线材置于水洗槽中,进行表面清洗,去除钢线母线材表面残留的酸液;
(5)涂硼烘干:将硼砂溶于水中,将浓度为40~50g/L的硼砂溶液涂在清洗后的钢线母线材上,涂硼后的钢线母线材置于高频烘干机内,采用14000Hz的高频烘干;
(6)拉拔:将涂硼烘干后的钢线母线材置于高速连续拉丝机上拉拔,拉拔出线径为Φ2.8~3.1的钢丝,拉拔粉采用88粉和56粉按质量比1∶1均匀混合后的混合拉拔粉;
(7)拉丝:将拉拔后的钢丝再置于高速连续拉丝机上拉丝,拉丝至线径为Φ1.02mm的钢丝;
(8)热水清洗:将拉丝后的钢丝置于热水中进行热水清洗,热水温度控制在70℃以上;
(9)盘装收线:将热水清洗后的钢丝进行盘装收线;
(10)热处理:将盘装收线后的钢丝置于氨气分解气体保护的井式回火炉中进行高温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800~840℃,保温时间为600~660分钟,之后断电并随炉冷却至500℃,再开启冷风机冷却至130±5℃,然后出炉,经热处理后的钢丝表面光亮无油污;
(11)酸洗:将热处理后的钢丝用质量浓度为6~10%的工业盐酸进行在线酸洗,去除因热处理而在钢丝表面生成的氧化皮;
(12)水洗:将酸洗后的钢丝置于水槽中进行水洗,以去除钢丝表面因酸洗工序而残留的酸洗液;
(13)酸电解:将水洗后的钢丝采用硫酸溶液进行酸电解,硫酸浓度为200~250g/L,电流密度为15~25A/dm2;
(14)水洗:将酸电解后的钢丝进行水洗,以去除钢丝表面因酸电解工序而残留的酸液;
(15)预处理电沉积:配制预处理电沉积液,其成分为CuCN20~35g/L、NaCN20~45g/L、NaOH10~20g/L、NaKC4H4·4H2O30~50g/L,将水洗后的钢丝置于预处理电沉积液中进行预处理电沉积,以可溶性铜板作为阳极,电沉积液温度控制在30~50℃,电流密度1.0~3.2A/dm2,处理时间2~8min,生成预处理铜包钢线;
(16)水洗:将预处理电沉积后的铜包钢线进行水洗,以去除铜包钢线表面因预处理电沉积工序残留的溶液;
(17)厚处理电沉积:配制厚处理电沉积液,其成分为H2SO450~120g/L、CuSO4150~300g/L,将水洗后的铜包钢线置于厚处理电沉积液中进行进一步的硫酸盐厚处理电沉积,电沉积液温度控制在30~55℃,电流密度2~6A/dm2,处理时间15~30min,生成厚处理铜包钢线;
(18)水洗:将厚处理电沉积后的铜包钢线进行水洗,以去除表面残余电沉积液;
(19)抗氧化处理:配制抗氧化溶液,其成分按照苯骈三氮唑∶水的重量比为0.1~0.3∶100配制,将水洗后的铜包钢线置于抗氧化溶液中进行抗氧化处理,处理时间1~5分钟,温度40~60℃,处理过程中通过添加苯骈三氮唑:水重量比为1∶100的苯骈三氮唑溶液以使抗氧化溶液的浓度保持在苯骈三氮唑:水重量比处于0.1~0.3∶100范围内,处理完成后转入下一步骤;
(20)干燥:用烘干箱对抗氧化处理后的铜包钢线进行干燥处理;
(21)收线:采用宝塔形收线机对干燥处理后的铜包钢线进行复绕收线,要求排线呈现“宝塔”形,左右两边排线高度相差3~4cm;
(22)铜包钢线拉细:将收线后的铜包钢丝一次性拉拔至线径Φ0.178~0.25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百川电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百川电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56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挤出成型-表面去油污加工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机器人用综合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