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有机光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5721.5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1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任泓扬;王湘成;何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13/14 | 分类号: | C07D413/14;C07D417/14;C07D498/04;C07D471/04;C07D513/04;C07D401/14;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潇潇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化合物 及其 光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尤其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及该材料在有 机光电装置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因其自发光、高效率、广色域、广视角等优点成 为国内外异常热门的新一代显示产品。同时制作OLED的有机材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中,OLED发光层的材料在受到电致激发后,产生了单线态激发态(S1)激子和三 线态激发态(T1)激子,根据自旋统计,两种激子数量比例为1:3。根据发光机制的不同,可用 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层的材料通常为以下几种。荧光材料,只利用25%的单线态S1激子, 通过辐射跃迁回到基态S0,所以应用这种材料的OLED的最大外量子效率突破不了这个限 制。第二种是磷光材料,不仅可以利用25%的单线态S1激子,还能利用75%的三线态T1激子, 所以理论内量子效率可达100%,用于OLED上发光效果绝对优于荧光材料,但是由于磷光材 料多为稀有金属配合物,所以材料成本较高,并且蓝色磷光材料一直存在其应用于OLED中 效率和寿命不佳等问题。在2011年,日本九州大学Adachi教授等人报道了发光性能良好的 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这种材料S1态与T1态之间的能隙值较小且T1态激子寿命较长,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T1态激子可以逆向系间窜越(RISC)实现T1→S1的过程,再由S1态辐射衰 减至基态S0。所以用这种材料作为发光层的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可以和磷光材料相媲美, 并且不需要稀有金属元素,材料成本低。但是目前这种材料仍然不多,新型高性能TADF材料 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通式I结构的化合物,
式(I)中,A1、A2、A3均各自独立地不存在或具有式(II)结构的基团;且A1、A2、A3不能 同时不存在;
式(II)中,Y1选自氧基、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氨基中的任意一种;
X1、X2、X3、X4各自独立地选自
R1选自氢、氘、C1~C30烷基、C6~C30芳基或C2~C3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式(I)中,B1、B2、B3均各自独立地不存在或具有式(III)的结构:且B1、B2、B3不能同 时不存在;
式(III)中,Y2选自单键、氧基、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 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甲硅烷基中的任意一种;
X5、X6、X7、X8、X9、X10、X11和X12各自独立地选自所述R2选自氢、氘、C1~C30烷基、C6~C30芳基或C2~C3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式(I)中,L为能够使通式(I)的结构形成共轭体系的连接部分。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目的之一所述的化合物在有机光电装置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57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