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锡黄铜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5825.6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0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郭丽丽;姜业欣;张建华;田原晨;王磊;马刚;刘庆恩;纪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4 | 分类号: | C22C9/04;C22C1/02;B22D11/045;C22F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锡黄铜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70%~74%的Cu,0.06%~1.2%的Sn,0.6%~1.5%的Ni,0.0045%~0.0065%的B,余量为Zn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黄铜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锡黄铜带的抗拉强度≥450MPa,延伸率为15%~35%,晶粒度为0.01mm~0.015mm,粗糙度为0.15μm~0.25μm,硬度为80HB~160HB。
3.一种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锡黄铜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熔铸:将Cu源、Sn源、Ni源、B源以及Zn源熔化成熔液,然后浇注,得到锭坯,所述锭坯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70%~74%的Cu,0.06%~1.2%的Sn,0.6%~1.5%的Ni,0.0045%~0.0065%的B,余量为Zn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铣面:将步骤1)得到的锭坯的上下两面进行铣削,控制双面铣削厚度为0.6mm~1.0mm,且铣削速度≤3.5m/min,且铣刀转速750r/s~800r/s,铣面后锭坯的横向厚度公差为±0.005mm,锭坯的纵向厚度公差为±0.01mm;
3)冷轧开坯轧程:将步骤2)得到的铣面后的锭坯进行冷轧开坯轧程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冷轧开坯、退火以及清洗,所述冷轧开坯采用6道次轧制,6道次的终轧厚度依次为14.5mm-10.9mm-8.7mm-6.9mm-5.9mm-5.0mm-4.0mm,得到厚度为4.0mm的锡黄铜带,其厚度公差为±0.1mm;
4)冷轧留底轧程:将步骤3)得到的锡黄铜带进行冷轧留底轧程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留底轧制,退火以及清洗;所述留底轧制采用3道次轧制,3道次的终轧厚度依次为4.0mm-3.2mm-2.6mm-2.35mm,得到厚度为2.35mm的锡黄铜带,其厚度公差为±0.025mm;
5)冷轧成品轧程:将步骤4)得到的锡黄铜带进行冷轧成品轧程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成品轧制,退火以及清洗,所述成品轧制采用1道次轧制,1道次的终轧厚度依次为2.35mm-2.0mm,得到厚度为2.0mm的锡黄铜带,其厚度公差为±0.035mm;且将锡黄铜带的头部和尾部轧制至1.0mm;
6)成品工序:将步骤5)得到的锡黄铜带进行拉弯矫直,得到成品锡黄铜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利用冶炼炉将Cu源、Sn源、Ni源以及Zn源熔化成熔液,将硼铜合金粉末铺撒在与所述冶炼炉配套使用的溜槽内,在所述冶炼炉向连铸用中间包倾倒熔液时利用熔液的冲击力将硼铜合金带入熔液内部,与熔液均匀混合,防止表面粘稠的覆盖剂包裹住硼铜合金,在连铸中间包内完成整个添加硼元素的过程;然后浇注,得到锭坯,所述锭坯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70%~74%的Cu,0.06%~1.2%的Sn,0.6%~1.5%的Ni,0.0045%~0.0065%的B,余量为Zn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首先利用冶炼炉将Cu源、Sn源、Ni源以及Zn源熔化成熔液,同时将硼粉充填压实在铜管中,然后通过给送机构将充填有硼粉的铜管浸入到所述冶炼炉内的熔液中,浸入深度先大后小,开始时将充填有硼粉的铜管的自由端靠近冶炼炉的底部,然后将充填有硼粉的铜管的自由端逐渐抬升,最后将充填有硼粉的铜管的自由端靠近熔液液面从而完成整个添加硼元素的过程;然后浇注,得到锭坯,所述锭坯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70%~74%的Cu,0.06%~1.2%的Sn,0.6%~1.5%的Ni,0.0045%~0.0065%的B,余量为Zn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冷轧开坯中粗轧机工作辊表面粗糙度为0.4μm~0.6μm;所述步骤4)中,所述留底轧制中粗轧机工作辊表面粗糙度为0.33μm~0.45μm;所述步骤5)中,所述成品轧制中精轧机工作辊表面粗糙度为小于0.02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58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钮切换变幻水花龙头
- 下一篇:轴端密封压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