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蛇目白尼参工厂化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7612.7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2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怀;余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南万方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30 | 分类号: | A01K61/30;A23K50/80;A23K10/30;A23K10/2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颖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蛇目白尼参 工厂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我国南海濒危高值海洋经济物种的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属于农业水产养殖中棘皮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蛇目白尼参工厂化养殖方法。以1000—1200条/池的投放密度将蛇目白尼参养殖于设有养殖基底的养殖池内养殖,养殖过程中DO值4—6ppm,并以每2‑4天投喂1次饵料,以及使池塘日换水量达到25%,待海参规格达到500g/条时,放水收获;其中,饵料的投喂量按池塘内海参重的3‑5%日投加。本发明是对南海濒危高值海洋经济物种的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的在人工可控条件下的高效培育蛇目白尼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我国南海濒危高值海洋经济物种的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属于农业水产养殖中棘皮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蛇目白尼参工厂化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蛇目白尼参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海参科,白尼参属(廖玉麟,1997)。在海南地区俗称“白海参”、“白乳参”。
形态特征为:一般体长30-50cm,背面为深灰色或灰白带黄色,有许多显着的蛇目状斑纹,各斑纹的周围颜色较浅,内有黑色圈,圈内为黄色,中央有一黑点,从点上伸出一小疣,也常排列成不规则的纵行。口偏于腹面,具触手20个。腹面平坦,呈淡灰褐色,并密生很多排列不规则的管足。背面皮骨片主要为繁简不同的花纹样体;腹面皮内骨片为卵形颗粒体及葡萄状花纹体。
生态分布:多栖息于热带珊瑚礁内或泻湖内,水深6-18m长有海藻的珊瑚礁沙底。在我国分布于海南岛周边及北部湾、西沙群岛、南沙等群岛。
目前对蛇目白尼参药用研究认为:
其化学成份:全体含三萜甙(triterpenoid glycosides),用Smith降解法得海参-9-(11)-烯-3β,12α-二醇[holost-9-(11)-ene-3β,12α-diol]及海参-9(11)-烯-3β-醇[holost-9(11)-en-3β-ol],海洋甙(marine glycoside),皂甙(saponins),羊毛脂-9(11)-烯-3β-醇[lanost-9(11)-en-3β-ol],4α,14α-二甲基-5α-胆甾-9(11)-烯-3β-醇[4α,14-dimethyl-5α-cholest-9(11)en-3β-ol],14α,甲基胆甾醇-9(11)-烯-3β-醇[14α-methylcholest-9(11)-en-3β-ol],海参素A。
其药理作用:体外试验,蛇目白尼参皂甙3-100μg/ml时,对白色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产朊假丝酵母(C.utilis)、克鲁斯假丝酵母(C.krusei)等均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从白尼参(Bohadschia graeffei)中分离出的海参素A,体外能完全抑制酵母的增殖,大剂量时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
蛇目白尼参体大而肥,大的个体长达50厘米以上,体壁厚而柔软。作者在2007年在海南临高县美夏港万方公司亲见有单个体重4500千克的蛇目白尼参。其简单工烹调后,口感软嫩爽滑,味道平和且具有淡淡的鲜香,食用价值与刺参相似。历来是我国两广、海南一带的海产珍品,更被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美食家钟爱。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蛇目白尼参作为国宴菜肴款待了里根。当前的蛇目白尼参鲜参价格在100元/市斤以上,比当前的山东刺参80余元/市斤的价格还高,并且市场范围广阔,市场需求层次高,具备很好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价值。
目前蛇目白尼参都为在浅海潜水抓捕得来,没有人工育苗、养殖的报道,不是具备产业规模的经济品种。作者自2005年在海南临高县美夏的万方公司开始进行蛇目白尼参的种参采集、培育、人工育苗和养殖的研究工作,在2007、2008年陆续繁育参苗20余万粒,经过培育至5厘米规格投放至万方公司管理的底播海域,目前长势良好,普遍已至200克/粒的规格。为将蛇目白尼参培育为具备南海特色的经济品种作了必要的基础的准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蛇目白尼参工厂化养殖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南万方养殖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南万方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7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围结构
- 下一篇:一种于热带浅海蛇目白尼参底播增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