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压感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以及3D压感触控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7619.9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4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川;刘小军;丁永生;华远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伦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触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实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3D压感触摸屏、3D压感触摸屏的制造方法以及基于触控装置的3D压感触控实现方法,当触摸或按压所述3D压感触摸屏时,所述触摸屏从所述第一导电层同时检测出X轴和Y轴信号以确定触摸操作发生的位置,或者所述触摸屏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检测出X轴和Y轴信号以确定所述触摸操作发生的位置;而当按压压力使得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接触时,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的通道发生短路,此时判定为压感触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压感触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压感触摸屏、3D压感触摸屏的制造方法以及基于触控装置的3D压感触控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3D电影、3D眼镜、3D打印等各行业的3D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3D触摸技术也应运而生。3D压感触摸可以简单理解为:3D压感+触摸,触摸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3D压感技术则在起步阶段;虽然现在市面上已有部分手机开始有类似这方面的功能,但它们是通过在显示屏背面增加压感元器件来实现的;这种制造方式需要额外增加多个压感元器件,不仅增加了设计和工艺难度,还降低了生产效率,无形中又增加了成本。此外,这种3D压感方案感压灵敏度不高,这是因为为了避免影响视觉效果,压感元器件只能装在显示屏后面,当用户按压时,压力传递需要经过表面触摸屏再到显示屏,才能传递到压感元器件上;传递的路径远还需要经过几个元件才到压感元器件。
为此亟需一种制作工艺简单、降低成本又能提高触摸灵敏度的3D压感触摸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做出的,其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触摸灵敏度高的触摸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3D压感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含:
玻璃盖板;
贴合于所述玻璃盖板下表面的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涂布有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下方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上表面涂布有第三导电层;
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下方的显示屏;
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印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三导电层隔开的间隔点;
其中,当触摸或按压所述3D压感触摸屏时,所述触摸屏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检测出X轴和Y轴信号以确定触摸或按压操作发生的位置,或者所述触摸屏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检测出X轴和Y轴信号以确定所述触摸或按压操作发生的位置;而当触摸或按压压力使得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接触时,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的通道发生短路,此时判定为压感触摸。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导电图案至少包括若干个独立设置的导电块和若干个导电线,每个所述导电块连接到每一个所述导电线,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上涂布导电薄膜层;
在判定所述触摸或按压操作为所述压感触摸的情况下,所述触摸屏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检测出X轴和Y轴信号,以确定所述触摸或压操作发生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导电图案至少包括若干个独立设置的导电块和若干个导电线,每个所述导电块连接到每一个所述导电线,所述第二导电层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导电条,所述第三导电层的两侧也各设置有一个导电条,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导电条与所述第三导电层的导电条垂直;
在判定所述触摸或按压操作为所述压感触摸的情况下,所述触摸屏通过所述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分别检测出压感坐标点并通过对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的接触电阻的测量,确定所述压感触摸的压力大小,以及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层检测出X轴和Y轴信号以确定所述触摸或按压操作发生的位置并通过对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的接触电阻的测量,确定所述压感触摸的压力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伦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伦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76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接收或发送短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