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烯系无规共聚合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7917.8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6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笑海;邹向阳;金春玉;单振国;陶青海;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0/18 | 分类号: | C08F210/18;C08F4/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鲍俊萍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 系无规 共聚 合体 制备 方法 | ||
一种乙烯系无规共聚合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反应釜在真空状态下,用氮气进行无水无氧处理,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溶剂、乙烯、α‑烯烃、非共轭二烯烃和分子量调节剂,搅拌均匀;加入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和活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加入乙醇使反应终止,再加入防老剂,所得胶液脱除溶剂,然后胶水分离得产物乙烯系无规共聚合体,然后将产物进行干燥得到干胶,其中干胶中有0.8~1wt%的防老剂;其中,主催化剂为醇类改性三氯氧钒,助催化剂为一氯二乙基铝和三氯三乙基二铝的混合物,分子量调节剂为二乙基锌或氢气,溶剂为脂肪族烷烃、环烷烃或芳香族化合物,活化剂为三氯乙酸乙酯,防老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系无规共聚合体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元乙丙橡胶已成为橡胶领域一个不可或缺的胶种,在世界范围内,已有多家公司生产这种弹性体,这种弹性体的牌号不下几百种,在诸多牌号中,应用于汽车行业的牌号已占到乙丙橡胶用量的40%左右,主要是实心密封条、海绵条、汽车胶管等,业界公知的是应用于汽车密封条的乙丙橡胶门尼需要很高,而过高门尼的乙丙橡胶对下游产业加工将产生影响,所以这种高门尼的乙丙橡胶需要填充石蜡油,以降低门尼粘度而不影响应用,这在乙丙橡胶生产中需要多加一道工序,所加的石蜡油必须满足下游厂家的要求,所以具有许多不便。为了提高乙丙橡胶的加工性能,日本专利特公平6-89072、国际专利WO2007/018245都使用了第四单体乙烯基降冰片烯(VNB),这种四元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都在4-10左右,聚合物的加工性能得到了提高,但由于乙烯基降冰片烯分子中的两个双键都非常活泼,得到的这种聚合物易产生凝胶,这也是至今VNB不能完全替代ENB的原因;日本专利特公平6-18942中提到,通过仲醇对VOCl3进行改性,使乙丙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在5-25左右,这种宽分布的共聚物,虽然加工性能得到提高,但物理机械性能会降低,不能满足某些领域的需要。
当下,在乙丙橡胶生产中,尽管涌现新的催化技术,例如,茂金属乙丙催化技术,但V-烷基铝体系在合成乙丙弹性体中仍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钒体系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用于乙烯、α-烯烃、非共轭二烯烃三元共聚合制备橡胶弹性体是业界公知的方法。具有代表性的主催化剂诸如VOCl3、VCl3、VCl4、V(acac)3等,另一组分是Ⅰ-Ⅲ族有机金属化合物(如烷基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烯系无规共聚合体的制备方法,以制备高门尼、中宽分子量分布、高二烯含量的乙丙三元聚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烯系无规共聚合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反应釜在真空状态下,用氮气进行无水无氧处理,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溶剂、乙烯、α-烯烃、非共轭二烯烃和分子量调节剂,搅拌均匀;
步骤二:加入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和活化剂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温度为15~60℃、反应压力为0.01~2MPa、反应时间为10~180分钟;及
步骤三:加入乙醇使反应终止,再加入防老剂,所得胶液脱除溶剂,然后胶水分离得产物乙烯系无规共聚合体,然后将产物进行干燥得到干胶,其中干胶中有0.8~1wt%的防老剂;
其中,主催化剂为醇类改性三氯氧钒,助催化剂为一氯二乙基铝、二氯一乙基铝和三氯三乙基二铝中的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分子量调节剂为二乙基锌或氢气,溶剂为脂肪族烷烃、环烷烃或芳香族化合物,活化剂为三氯乙酸乙酯,活化剂的加入量与主催化剂中V的摩尔比为3~5:1,防老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助催化剂中的Al与主催化剂中的V的摩尔比为1~100:1;所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2.5~4.0。
优选的,所述助催化剂为一氯二乙基铝和三氯三乙基二铝的混合物,且一氯二乙基铝和三氯三乙基二铝的摩尔比为1:2~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79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