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8878.3 | 申请日: | 2015-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1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文珍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余光军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复发 口疮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中药组合 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复发性口疮的中药治疗领域。
背景技术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普通感冒、消 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不乐等情况均能偶然发生,好发于唇、颊、舌缘 等,在粘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但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硬腭则少见。 年龄不拘,发病年龄估计在10~20岁之间,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 溃疡有自限性,能在10天左右自愈。若口疮经常发生或此起彼伏称复发性 口疮。其病损呈溃疡性损害,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
现有治疗复发性口疮的药物见效慢,治疗效果不明显,副作用较大。 因此,开发一种对复发性口疮具有确切治疗效果的中药组合物,将具有重 要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中药组合 物,该中药组合物对复发性口疮的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各原 料药:地耳草、玉竹、土茯苓、天胡荽、积雪草、一点红、凤尾草、葫芦 茶、百草霜、大蓟、白豆蔻和筋骨草。
各原料药的重量份为:地耳草60-70份、玉竹60-70份、土茯苓50-60 份、天胡荽50-60份、积雪草50-60份、一点红35-45份、凤尾草15-25份、 葫芦茶15-25份、百草霜5-10份、大蓟5-10份、白豆蔻3-7份、筋骨草 3-7份;
优选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为:地耳草65份、玉竹65份、土茯苓55 份、天胡荽55份、积雪草55份、一点红40份、凤尾草20份、葫芦茶20 份、百草霜7份、大蓟7份、白豆蔻5份、筋骨草5份。
地耳草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性味:苦甘,凉。功能主治:清 热利湿,消肿解毒。治传染性肝炎,泻痢,小儿惊风,疳积,喉蛾,肠痈, 疖肿,蛇咬伤。
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性味:甘,平。入肺、胃经。功能主 治: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 易饥,小便频数。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茎。性味:甘淡,平。入肝、胃经。 功能主治:解毒,除湿,利关节。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 痈肿,瘰疬。
天胡荽为伞形科植物天胡荽的全草,洗净,阴干或鲜用。性味:苦辛, 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黄疸,赤白痢疾,淋病,小 便不利,目翳,喉肿,痈疽疔疮,跌打瘀肿。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 肾炎、百日咳、尿路结石、脚癣、带状疱疹、结膜炎、丹毒。
积雪草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性味:苦辛,寒。入 肝、脾、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痧气腹痛,暑泻,痢 疾,湿热黄疸,砂淋,血淋,吐、衄、咳血,目赤,喉肿,风疹,疥癣, 疔痈肿毒,跌打损伤。
一点红为菊科一点红属植物一点红Emiliasonchifolia(L.)DC.,以全 草入药。性味:凉,微苦。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利尿。用于肠炎、 痢疾、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溃疡、疮痈。
凤尾草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的全草或根。性味:味淡微苦,性寒。 入肾、胃二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治黄疸型肝 炎,肠炎,菌痢,淋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 腺炎,痈肿疮毒,湿疹。
葫芦茶为豆科植物葫芦茶的全草。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 利湿,消滞,杀虫。治感冒,咽痛,肺病咳血,肠炎,痢疾,黄疸,风湿 关节痛,钩虫病,妊娠呕吐,小儿疳积,疮疥。
百草霜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灶突或烟囱内的烟灰。性味:辛,温.入 肝、肺、胃经。功能主治:止血,消积。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带 下,泻痢,食积,咽喉口舌诸疮。
大蓟为菊科植物大蓟的全草或根。性味:甘,凉。入肝、脾经。功能 主治:凉血,止血,祛瘀,消痈肿。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 带下,肠风,肠痈,痈疡肿毒,疔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文珍,未经黄文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88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