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脉冲波形前沿检测的测距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9164.4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9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吴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10 | 分类号: | G01S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脉冲 波形 前沿 检测 测距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脉冲测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激光脉冲波形前沿 检测的测距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测距(laserdistancemeasuring)是以激光器作为光源进行测距。 根据激光工作的方式分为连续激光器和脉冲激光器。氦氖、氩离子、氪镉等气 体激光器工作于连续输出状态,用于相位式激光测距;双异质砷化镓半导体激 光器,用于红外测距;红宝石、钕玻璃等固体激光器,用于脉冲式激光测距。 激光脉冲测距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测距应用、物体轮廓扫描应用等。 激光测距由于激光的单色性好、方向性强等特点,加上电子线路半导体化集成 化,与光电测距相比,不仅可以日夜作业、而且能提高测距精度,显著减少重 量和功耗,使测量到人造地球卫星、月球等远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
激光脉冲测距原理是通过测量脉冲发射时间与接收时间差,来计算被测点 的距离。现有的时间测量方式,通过检波器和计时器完成。工作过程如下:激 光器启动,发射激光脉冲,通过分光镜,一小部分光直接进入接收光路,光电 转换后形成基准波,通过检波器检测到,启动计时器(通常为时钟脉冲计数器); 另一大部分光发射出去,经测量点反射后,进入接收光路,光电转换后,放大、 整型、滤波形成回波,通过检波器检测到,计时完成。
现有技术中,激光脉冲测距的精度主要受到计时器计时精度和脉冲波形检 测精度的影响。因此,提高精度的方法为提高计时精度和提高波形检测的精度。 提高计时精度主要靠提高脉冲计数器的频率,频率越高,时间分辨率越高,计 时精度越高。另一方面,当计时精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测距精度主要受到检 波精度的影响。由于检波方法为通常为门限检波,因此对脉冲波形的形状、幅 度有较高的要求,当检波波形一致时,精度较高。但是由于回波能量动态范围 较大,需要使用自增益控制放大器来保证检波波形的一致性。然而自增益控制 放大器需要一定的跟踪时间,因此并不适用于基于单次回波测距的动态扫描类 应用,因为回波能量变化较快,自增益放大器无法跟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脉冲 波形前沿检测的测距方法和系统,能够在利用脉冲波形激光的单次回波进行 距离测量的应用中提高测距计算的精度,或是在高速动态扫描过程中实现高 精度的轮廓扫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激光脉冲波形前 沿检测的测距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高速ADC对脉冲信号的基准波和回波进行采样;
(2)将模拟波形转换成数字波形信号;
(3)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式进行回波时延计算,从而计算出距离。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式进行回波时延计算, 从而计算出距离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沿检波步骤,检测基准波和回波的波形前沿,从而标定基准波前沿 时刻和回波前沿时刻,
2)距离差计算步骤,初步计算反射点距离,根据上述回波前沿时刻与基 准波前沿时刻的差值的一半,乘以光速,然后减去内部光路的光程,算出回 波反射点的待修正距离,
3)回波宽度计算步骤,计算回波宽度数据,用来修正上述待修正距离,
4)距离校正步骤,根据上述回波宽度数据,在距离修正表中查找修正值, 对待修正距离进行修正,修正后将计算结果输出,即得到反射点的距离值。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前沿检波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启动计算窗口;
第二步,对连续m个采样点进行最小二乘直线拟合,并计算出直线的斜 率和截距;
第三步,逐点滑动计算连续m个采样点所拟合的直线斜率,若小于门限 值则继续计算;若大于门限值,则认为检测到一个波形,如果是窗口内第一 次检测到,则认为是基准波,如果是第2次检测到则认为是回波;
第四步,在斜率计算结果大于门限值条件下,如果本组的斜率计算结果 大于前一组的则继续计算下一组数据;如果小于前一组的,则认为前一组的 采样点集合为检出波形的前沿采样点,而且前一组计算得到的斜率和截距为 波形前沿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91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