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纤维素酶和/或木聚糖酶的方法及其专用菌株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9193.0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6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翔;管国强;赵锦;崔凤杰;卜令习;黄达明;赵正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大学;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9/42;C12P19/14;C12P19/02;C12P7/1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苏红梅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纤维素酶 聚糖 方法 及其 专用 菌株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嗜热子囊菌株(Thermoascus aurantiacus)UJS1412,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334,还涉及该菌株用于生产纤维素酶和/或木聚糖酶的用途,还涉及使用该菌株制备纤维素酶和/或木聚糖酶的方法。该菌株生产的纤维素酶和/或木聚糖酶制剂耐高温,可以高效降解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等木质纤维素,将其水解为葡萄糖和木糖,可用于生产燃料乙醇、有机酸等生物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制备纤维素酶和/或木聚糖酶的方法及其专用菌株。
背景技术
纤维素酶(cellulose)又称纤维素酶系,是一类能够将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的多组分酶系的总称,它们协同作用,将纤维素降解为寡糖和纤维二糖,最终水解为葡萄糖。纤维素酶主要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组成。
纤维素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细菌、真菌、动物体内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用于生产纤维素酶的细菌有梭菌属(Clostridium)、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杆菌属(Bacillus)、高温单胞菌属(Thermomonospor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拟杆菌属(Bacteriodes)、欧文氏菌属(Erwinia)、醋弧菌属(Acetovibrio)、小双孢菌属(Microbispora)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等。其中,纤维单胞菌(C.fimi)和高温单胞菌(T.fusca)是被广泛研究的两种产生纤维素酶的细菌。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4232522A公开了一株从堆肥中分离筛选出来的能产纤维素酶的细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365,该菌经28h发酵后纤维素酶活为0.183U/mL。一般用于生产的纤维素酶来自于真菌,例如白绢菌(Sclerotium rolfsii)、白腐真菌(P.chrysosporium)以及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裂殖菌属(Schizophyllum)和青霉属(Penicillium)等种属中的一些真菌,其中木霉属是研究最广泛的纤维素酶产生菌。中国专利申请CN104263658A公开了一种里氏木霉菌株(Trichoderma reesei)CGMCC NO.9644,该菌蛋白分泌能力强,具有更强的纤维素酶生产能力,其所产滤纸酶活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3~31%。中国专利申请CN104328057A公开了采用空间诱变筛选培育的高产纤维素酶的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CGMCC NO.9537,其滤纸酶活力提高了25.83%~34.49%。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纤维素酶约20%来自木霉属和曲霉属。大部分纤维素酶的酶解温度为40~50℃,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很多工业生产环境都是高温环境(如酒精发酵),因此耐高温酶比常温酶更具实用意义。同时,耐高温酶还具有以下诸多优点:(1)高温反应,减少杂菌污染,提高产物纯度;(2)室温贮藏期较长;(3)一定程度可抗化学变性(如耐表面活性剂);(4)可用热处理去除大量杂蛋白,易于大规模生产与纯化。故,耐高温酶成为纤维素降解酶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发明内容
发明人通过不懈努力,从高温堆肥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同时产纤维素酶和/或木聚糖酶的嗜热菌,经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该菌株属于嗜热子囊菌(Thermoascusaurantiacus),将其命名为嗜热子囊菌UJS1412。该菌株能够用于生产纤维素酶和/或木聚糖酶,该菌株生产的纤维素酶和/或木聚糖酶制剂耐高温,可以高效降解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等木质纤维素,将其水解为葡萄糖和木糖,可用于生产燃料乙醇、有机酸等生物产品。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嗜热子囊菌株(Thermoascus aurantiacus)UJS1412,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3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大学;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大学;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9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烯系无规共聚合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钻井井壁稳定性预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