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冷轧汽车板可涂装性能表面质量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9292.9 | 申请日: | 2015-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0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炜;生海;曹建平;许静;李涛;刘立伟;高立军;郝玉林;于东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2C38/06;C22C38/04;C21D8/02;C21D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7 | 代理人: | 王普玉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冷轧 汽车 板可涂装 性能 表面 质量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提高冷轧汽车板可涂装性能表面质量的控制方法,适用于IF钢冷轧汽车板,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及参数如下:
1)连铸坯成分控制:C≤0.003wt%,Si≤0.03wt%,Mn:0.05~0.2wt%,S≤0.01wt%,P≤0.02wt%,Als:0.02~0.07wt%,Ti:0.005~0.07wt%,N≤0.005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连铸坯加热制度:加热炉残氧含量控制在1~8%,连铸坯在炉时间控制在160~290min,出炉温度控制在1130~1220℃;
3)除鳞工艺:保证1、3、5道次粗除鳞及精轧双排除鳞,各除鳞点压力保证在17~22MPa;
4)热轧和酸轧制度:热轧工序:粗轧出口温度1020~1100℃,终轧温度900~940℃,卷取温度600~730℃;酸轧工序:冷轧压下率为73.6~85.7%,单面残油量0~300mg/m2;
5)连退工艺控制:炉内各段O含量:0~20ppm;露点温度:-70~-40℃;H2含量:2~5%;连退加热温度:760~830℃;通板速度:250~380m/min;
6)平整工艺控制:平整后带钢表面粗糙度Ra值控制在0.7~1.3μm,Rpc值控制在60~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92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韧性耐腐蚀不锈钢
- 下一篇:一种耐热性好高润滑性金属陶瓷轴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