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9471.2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4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西垣博史;铃木雅博;今田祐二;松本昌纪;中村祐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9/73 | 分类号: | H04N9/73;H04N5/44;H04N21/442;H04N21/48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思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9 | 代理人: | 邵毓琴;李晶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设备 | ||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显示图像;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
获得在所述显示屏持续显示所述图像的第一时间段内来自所述显示屏的蓝光输出量的第一累积值;并且
基于所述第一累积值减少来自所述显示屏的蓝光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累积值与第二累积值的第一比值减少来自所述显示屏的蓝光输出,
所述第二累积值是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蓝光输出量的累积值,并且
所述蓝光输出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向所述显示屏发射光,其中
所述控制器基于第四累积值与第三累积值的第二比值减少所述蓝光输出,
所述第三累积值是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来自所述光源的第一光输出量的累积值,
所述第四累积值是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来自所述光源的第二光输出量的累积值,
所述第一光输出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定值,并且
所述第二光输出量基于所述光源的预定设置被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减少所述蓝光输出的同时保持来自所述显示屏的除蓝光之外的光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发射器,所述发射器发送信号以将光的颜色改为暖色,其中所述光的颜色是从在所述显示屏所处的房间中的照明装置发射出来的,其中
所述控制器使得所述发射器发送所述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累积值将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的图像切换为以互补色显示并且减少所述蓝光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基于预定比例常数获得所述蓝光输出的灰度,
所述预定比例常数在发送到所述显示屏的信号大于或者等于预定值时是不同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包括多个转换器,所述多个转换器将表示输入图像灰度值的输入信号转换为表示输出给所述显示屏的图像的灰度值的输出信号,
所述多个转换器对应于所述第一累积值的不同值,
所述控制器使用基于所述第一累积值选择的所述多个转换器中的一个来转换所述灰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包括多个转换器,所述多个转换器将表示输入图像灰度值的输入信号转换为表示输出给所述显示屏的图像的灰度值的输出信号,
所述多个转换器对应于所述第一比值,
所述控制器使用基于所述第一比值选择的所述多个转换器中的一个来转换所述灰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包括多个转换器,所述多个转换器将表示输入图像灰度值的输入信号转换为表示输出给所述显示屏的图像的灰度值的输出信号,
所述多个转换器对应于所述第二比值,并且
所述控制器使用基于所述第二比值选择的所述多个转换器中的一个来转换所述灰度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输入操作单元,所述输入操作单元接收指定所述多个转换器中的一个的输入,其中
所述控制器从所述多个转换器中确定将被用于转换的候选转换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
检测到浏览者的距离,并且
基于所检测的距离限制来自所述显示屏的被减少的蓝光输出的减少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照度传感器,所述照度传感器检测所述显示屏周围的照度,其中
当所检测的照度大于或者等于预定亮度时,所述控制器限制所述减少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
测量所述显示屏持续不显示图片的时间,以及
基于所测量的时间限制来自所述显示屏的被减少的蓝光输出的减少量。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
测量所述显示屏持续不显示图片的时间,以及
基于所测量的时间从所选择的转换器切换到另一个转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船井电机株式会社,未经船井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94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