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识别码结构、使用复合识别码结构的产品及监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9755.1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1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王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透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Q3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 31252 | 代理人: | 董颖芳 |
地址: | 20007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识别码 结构 使用 产品 监控 方法 | ||
1.一种复合识别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识别码,所 述识别码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属性进行关联,所述识别码中的至少一个 设有掩码区,所述识别码中的至少另一个被全部设置在暴露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识别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识 别码之间嵌套复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识别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识 别码之间分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识别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识 别码为一维码、QR码、PDF417码、DM码、MC码和汉信码中的至少一 种。
5.一种基于QR码和DM码的复合识别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DM码嵌套设置于QR码区域内,所述复合识别码结构包括暴露区和掩 码区,其中,所述QR码被部分覆盖形成所述掩码区;所述暴露区为 所述掩码区以外的部分,并且暴露所述DM码;所述QR码和DM码通 过至少一个属性进行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QR码设有三 个位置探测区,所述掩码区中,所述QR码的至少两个位置探测区被 遮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M码为一个 或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M码设置于 与所述QR码三个位置探测区相对的区域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M码设置于 所述QR码中心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掩码区为所 述QR码自形成的折叠部。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掩码区为刮 膜涂层。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掩码区由施 加在其上的一遮盖部件形成。
13.一种具有复合识别码结构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识 别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识别码,所述复合识别码结构包括暴露区和掩 码区,其中,所述暴露区为所述复合识别码结构暴露在外的部分;所 述掩码区为所述复合识别码结构被遮盖的部分,所述识别码之间通过 至少一个属性进行关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码之间 嵌套复合在一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码之间 分开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码为一 维码、QR码、PDF417码、DM码、MC码和汉信码中的至少一种。
17.一种具有复合识别码结构的利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 识别码结构由DM码嵌套设置于QR码区域内复合形成,所述复合识别 码结构包括暴露区和掩码区,其中,所述掩码区由所述QR码被部分 覆盖形成;所述暴露区为所述掩码区以外的部分,并暴露所述DM码, 所述QR码和DM码通过至少一个属性进行关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利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掩码区由 利乐包本体的折叠部覆盖部分QR码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利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掩码区由 可撕开标签覆盖部分QR码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利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掩码区由 可刮开刮膜涂层覆盖部分QR码形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利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QR码设 有三个位置探测区,所述掩码区中,所述QR码的至少两个位置探测 区被遮盖。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利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DM码为 一个或多个。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利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掩码区由 利乐包本体的折叠部覆盖部分QR码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透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透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97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签计数装置
- 下一篇:基于无线的卸货位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