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元层级组装的硅-二氧化钛-聚苯胺复合材料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9795.6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2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石刚;李赢;倪才华;王大伟;何飞;迟力峰;吕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9/02 | 分类号: | C08L79/02;C08K9/00;C08K3/02;C08K3/22;C08G73/02;B01J3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元 层级 组装 氧化 苯胺 复合材料 应用 | ||
1.一种基于三元层级组装的硅-二氧化钛-聚苯胺复合材料(Si/TiO2/PANI), 其特征在于:以Si、TiO2和PANI有序层级组成,Si是P(100)型单晶硅;TiO2是金红石相的TiO2纳米棒,为N型半导体,四棱柱形状,高度为500~4000nm, 直径为40~250nm,有序垂直生长在单晶硅表面;PANI是聚苯胺纳米粒子,为 P型半导体,粒径为10~60nm,均匀生长在TiO2纳米棒表面。Si/TiO2/PANI层 级复合材料中的Si与TiO2界面、TiO2与PANI界面形成双P/N异质结,可以高 效分离光生电荷,同时具有仿生昆虫复眼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入射光在表面的 反射率。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三元层级组装的Si/TiO2/PANI复合 材料,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对硅片进行亲水处理,在其表面生长TiO2晶种,并置于马弗炉内 煅烧一段时间后自然冷却;
(2)然后将步骤(1)中所得到的表面附有TiO2晶种的硅片置于反应釜中,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在硅片表面诱导生长TiO2纳米棒;
(3)最后在步骤(2)中得到的TiO2纳米棒上沉积导电PANI纳米粒子,得 到三元层级组装的Si/TiO2/PANI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亲水处 理操作为将硅片置于NH3H2O、H2O2和H2O的混合溶液中,体积比为1:1:5,温 度为90℃,加热时间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生长TiO2晶种条件为将亲水处理后的硅片浸于浓度为0.05~1mol/L的钛酸四丁酯的异丙 醇溶液中进行提拉或旋涂,提拉的速度是1~10mm/s,重复提拉5~30次,旋涂 的速度为500~7000转/分钟。最后将上述样品在450~500℃马弗炉中煅烧约 30~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水热合 成条件为80~200℃的温度下,在装有10~20mL去离子水、6~17mL浓盐酸(质 量分数37%)和0.5~5mL钛酸四丁酯的反应釜中处理2~19h,然后取出样品用 氮气吹干。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在TiO2纳米棒上沉积导电PANI纳米粒子,是指利用原位氧化法在TiO2纳米棒上沉积 PANI导电高分子颗粒,反应条件为:配制100mL的0.2~0.5mol/L苯胺盐酸盐 溶液,并加入3~7g过硫酸铵和4gPVP(聚乙烯吡喏烷酮k-30),混合均匀; 将面积为1.5cm×1.0cm的表面生长有TiO2纳米棒的硅片置于反应液中,保持 室温下搅拌1~8h,得到Si/TiO2/PANI复合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Si/TiO2/PANI复合材料用作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 应用,将1.5cm×1.0cm面积的Si/TiO2/PANI层级复合材料放置于5mL的亚甲 基蓝溶液,浓度为1.0×10-5mol/L,然后将其置于暗处1h让其达到吸附-解吸平 衡,之后用光源对溶液进行光照,对亚甲基蓝进行降解。同时,该种复合材料 并不局限于应用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也适合于其他光催化领域,及光电 转化器件、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97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