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与电极的制备方法与电池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1000188.0 申请日: 2015-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6848210B 公开(公告)日: 2020-05-05
发明(设计)人: 林嘉男;方家振;张志清;李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H01M4/36 分类号: H01M4/36;H01M4/38;H01M4/587;H01M10/052;H01M4/133;B82Y30/00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宋焰琴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极 制备 方法 电池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包括:含硫与碳的层状物,包括碳材、硫材与粘合剂;其中该含硫与碳的层状物的硫含量,从该含硫与碳的层状物的中心朝该含硫与碳的层状物的两侧表面逐渐降低。上述电极可作为电池的正极,且电池可具有负极;以及位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电解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硫电池,特别涉及其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锂/硫(Li/S)电池的理论电容量比LiFePO4高出一个数量级。然而,锂/硫系统在许多应用中尚未实现,因为硫正极材料在实际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之前,仍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硫的导电性不佳,因此粒径小可确保高的硫利用率以及在充放电循环中维持高的可逆电容量。2)应避免充放电的中间产物(多硫化物)溶解进入电解液中,以确保长的循环寿命。3)应提高正极材料的导电率,以确保更好的倍率性能。

目前现有技术中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直接湿法涂布碳材于硫碳电极上。然而涂布的碳材与硫碳电极之间的层状界面,将大幅增加电极的阻抗。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新的电极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包括:含硫与碳的层状物,包括碳材、硫材与粘合剂;其中含硫与碳的层状物的硫含量,从该含硫与碳的层状物的中心朝该含硫与碳的层状物的两侧表面逐渐降低。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括:正极,其为上述的电极;负极;以及位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电解液。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硫碳膜置于两碳膜之间后,延压形成电极,且电极是含硫与碳的层状物,其中含硫与碳的层状物的硫含量,从该含硫与碳的层状物的中心朝该含硫与碳的层状物的两侧表面逐渐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纯硫、纯碳与硫碳复合材料的导电率对压力的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极在不同深度的硫碳元素比;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在不同充放电速度下,经多次充放电循环后的充放电容量;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在0.5C的充放电循环测试多次后的电容量;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充放电曲线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极在不同深度的硫碳元素比;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在不同充放电速度下,经多次充放电循环后的充放电容量;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在0.5C的充放电循环测试多次后的电容量;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充放电曲线图;

图12是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电极的导电率对压力的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含硫与碳的层状物;

11 助导层;

13 电流收集层;

20 电池;

21 正极;

23 电解液;

25 负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01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