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热管换热器的油箱漏油预警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1134.6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9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虎;罗晓光;梅文龙;谢铭慧;陈思员;曲伟;俞继军;艾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换热器 油箱 漏油 预警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气-液热管换热器的油箱漏油预警装置,气-液热管换热器通过多排 装有能够根据温度进行气-液转换的密闭热管穿过下面的高温风箱和上面的 油箱而实现热交换,从而通过密闭加热管中介质的气化和冷凝对上面油箱中 的油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凹形槽、纵向凹形槽、储油槽、微重 量光纤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和报警器,所述油箱与所述风箱按照间距一定 间隔的方式上下配置,每一排热管对应一条所述横向凹形槽,每条所述横向 凹形槽按照其对应的一排热管穿过其中间线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风箱的顶壁 上,所述横向凹形槽均以相同斜度按照左高右低的方式配置;所述纵向凹形 槽以位于全部所述横向凹形槽的右侧出口的正下方的方式固定于风箱的右侧 壁面,所述纵向凹形槽按照出口处略低的方式配置;所述储油槽以位于纵向 凹形槽的出口的正下方的方式固定于风箱的右侧壁面;所述微重量光纤传感 器伸入储油槽的底板并密封;所述信号处理系统将微重量光纤传感器与报警 器连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热管换热器的油箱漏油预警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凹形槽和纵向凹形槽的上表面为光滑弯月面,弯月面中 间点最低,表面材料为非亲油材料,油滴在上面流动而不粘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液热管换热器的油箱漏油预警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凹形槽的制作采取胶状液体填充硬化加表面塑造成型 的方式实现,材料必须防火耐高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热管换热器的油箱漏油预警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凹形槽采取塑料或金属成型的方式制作,材料必须防火 耐高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热管换热器的油箱漏油预警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微重量光纤传感器包含外壳、感应膜片、精密弹簧、位移片、 光纤激光射源器和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引出与所述信号处理系统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热管换热器的油箱漏油预警装置,其 特征在于:微重量光纤传感器的感应膜片的材质是亲油性好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热管换热器的油箱漏油预警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包括LED闪烁灯和扬声器。
8.一种气-液热管换热器的油箱漏油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步骤一、在油箱底板与热管的焊接处的微量漏油,会沿着热管外壁面流 到横向凹形槽中,在倾斜条件下汇集流入纵向凹形槽中;
步骤二、油从纵向凹形槽中沿倾斜方向向下流入储油槽中;
步骤三、流入储油槽的油会被油槽底部的微重量光纤传感器的感应膜片 所吸收,感应膜片的重量会加大而压缩精密弹簧;
步骤四、精密弹簧会将作用力传递给位移片,引起位移片向下方向的移 动;
步骤五、光纤激光射源器发射出的激光射线打向位移片后回弹,之后遇 底部壁面再次反弹,如此反复10次后被光纤激光射源器所接收;
步骤六、光纤激光射源器输出射线10次回弹走过的总距离L给信号处理 系统;
步骤七、设定感应膜片未吸收油和位移片未移动时,射线10次回弹走过 的总距离为L0,设定启动报警器的距离减少量阀值为ΔL;
步骤八、信号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判断,当(L0-L)≥ΔL时,信号 处理系统输出报警信号给报警器,油箱侧边的扬声器发出报警信号,LED灯 持续闪烁红光,同时信号处理系统输出关闭信号,关闭油箱入油口的阀门, 切断供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11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纤维反渗透复合膜
- 下一篇:简易型家用膜水处理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