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和/或抑制小球藻培养体系中金藻污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1212.2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6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垚;胡强;刘俊初;龚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N13/00;C12M1/42;C12M1/00;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栾星明;程大军 |
地址: | 10003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抑制 小球藻 培养 体系 中金藻 污染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微藻工业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止和/或抑制小球藻(Chlorella sp.)培养体系中金藻(Poterioochromonas sp.)污染的方法。
发明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藻工业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止和/或抑制小球藻(Chlorella sp.)培养体系中金藻(Poterioochromonas sp.)污染的方法。
发明背景
小球藻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生物质原料,其生长快速,产量高,温室气体排放少,常用于生产保健品和生物燃料。然而生物污染如金藻污染对小球藻培养危害极大。金藻,更类似于原生动物,具有快速吞噬、捕食小球藻的能力。因此在小球藻的培养中,金藻常常导致培养失败。
目前,常用的控制藻类培养过程中生物污染的方法有过滤法、化学添加剂法、调节培养条件等。当污染生物的尺寸远大于目标培养物时,可用过滤法除去,比如轮虫或变形虫等。然而金藻在正常状态下细胞个体同小球藻接近,无法应用此法去除。向水体中添加化学试剂、药物、杀虫剂等,也可起到消除或控制生物污染的作用。然而,添加剂在抑制杀死生物污染物的同时也可能对目标藻类产生损害,大量添加剂在水体中的残留也可能带来新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调节培养条件使其不利于其他生物的生长而目标藻类却可继续生长,可以达到抑制污染甚至是消除生物污染的目的。然而,该方法仅适用于可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目标藻类,比如螺旋藻可实现规模化连续培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螺旋藻可在高盐、高pH值等极端环境生长,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其他生物的污染。然而,金藻同小球藻生长环境相似,较难通过此种方法去除。
本领域仍需在小球藻培养期间有效防止和/或抑制培养体系中金藻污染的方法。
发明简述
本发明人令人惊奇地发现,使用超声波处理金藻能够有效致死和抑制其生长。本发明人还令人惊奇地发现,超声波处理对小球藻伤害很小,因此可以通过使用超声波处理在小球藻培养期间防止和/或抑制培养体系中的金藻污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不同参数的批式超声处理对金藻致死率的影响。
图2.示出不同参数的连续式超声处理对金藻致死率的影响。
图3.示出超声处理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发明详述
超声波本质上是一种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因其频率下限高于人的听力上限而得名。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已在医疗和工农业上获得很多应用。
已有使用超声波抑藻的报道(CN104003465A;CN1422951A),但此类应用集中在抑制水体中的蓝藻。蓝藻是原核生物,内部含有气囊结构。超声波主要通过破坏蓝藻内部气囊使得蓝藻不能上浮至水面进行光合作用而渐渐死亡。然而,金藻同蓝藻不同,其并无气囊结构。
本发明人令人惊奇地发现,使用超声波处理金藻(其不含气囊结构),能够显著抑制金藻的生长。
因此,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流体中金藻生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超声处理区域内用超声波处理所述流体。本发明所述金藻包括但不限于Poterioochromonas malhamensis。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中的金藻处于生长停滞期。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中的金藻处于对数生长期。现有技术抑制蓝藻主要针对停滞期的蓝藻,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蓝藻效果较差。本发明人令人惊奇地发现,使用超声波处理可以抑制对数生长期的金藻。
本发明的方法所使用的超声波的频率可以是20kHz-2MHz。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超声波的频率例如是20kHz。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超声波的频率例如是1.7M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1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