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枝鞘藻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1001264.X 申请日: 2015-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6916762B 公开(公告)日: 2020-05-19
发明(设计)人: 刘国祥;胡强;王宇;胡征宇 申请(专利权)人: 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P23/00;A23L33/10;A23K10/10;A61K36/02;A61P1/14;C12R1/89
代理公司: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代理人: 栾星明;程大军
地址: 100034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枝鞘藻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申请涉及微藻工业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枝鞘藻(Oedocladium sp.)及其应用。

发明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藻工业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枝鞘藻(Oedocladium sp.)及其应用。

发明背景

微藻细胞富含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色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和微量元素等多种高附加值的物质,正在成为人类食品、医药、染料、精细化工领域的重要材料来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利用微藻进行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微藻生物质的收获、干燥及目标产物的分离均为高耗能过程。目前针对单细胞微藻的收获方式有沉淀和絮凝、气浮、过滤、离心、生物收获等,这些方式能耗巨大,影响了生产系统的经济性。缺乏易于收获的藻类是发展藻类工业应用所急需克服的障碍。

类胡萝卜素在单细胞绿藻中的合成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如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中虾青素的合成(Margalith,P.Z.,1999,Production ofketocarotenoids by microalgae.Appl.Microbiol.Biotechnol.51:431–438)、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中β-胡萝卜素的合成(DROKOVA IH,1961,The alga Dunaliellasalina as a source of fl-carotene,Ukr Bot Zh 18:110)。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到的一种新的枝鞘藻。本发明还对所分离的枝鞘藻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本发明的枝鞘藻易于收获,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并且可用于生产类胡萝卜素,尤其是虾青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枝鞘藻(Oedocladium sp.),其基因组中包含选自以下的特征序列: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9及其任意组合。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枝鞘藻是以保藏号CGMCC No.11619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枝鞘藻TB1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培养本发明的枝鞘藻的方法,其中在10-80μmol·m-2·s-1,优选40μmol·m-2·s-1的光照强度下,以及在15℃-33℃,优选28℃的温度下进行所述培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枝鞘藻可以使用BBM培养基进行培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可以在12h/12h、14h/10h或16h/8h的光暗周期下进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可以进行大约9-21天或21天以上,优选进行大约21天或以上。

本发明还涉及枝鞘藻在制备类胡萝卜素尤其是虾青素中的应用。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产类胡萝卜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适宜类胡萝卜素产生的条件下培养本发明的枝鞘藻;b)收获步骤a)所培养的枝鞘藻;和c)从步骤b)所收获的枝鞘藻中提取类胡萝卜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产生的类胡萝卜素是虾青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a)的培养可以在10-80μmol·m-2·s-1,优选40μmol·m-2·s-1的光照强度下,以及在15℃-33℃,优选28℃的温度下进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a)的培养使用BBM培养基进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a)的培养可以在12h/12h、14h/10h或16h/8h的光暗周期下进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a)的培养可以进行大约9-21天或21天以上,优选进行大约21天或以上。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组合物,其包含本发明的枝鞘藻的细胞和/或本发明的枝鞘藻的提取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枝鞘藻的提取物包含类胡萝卜素,优选虾青素。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是药物组合物、食品组合物、营养补充剂或饲料。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12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