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灰回转窑低温高粉尘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2129.7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7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沈峰;郭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和谐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3L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灰 回转 低温 粉尘 烟气 余热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转窑余热利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回转窑粉尘余热利用回收技术。
背景技术
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俗称旋窑),属于建材设备类。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陶粒回转窑设备由窑头、窑体、窑尾、回转窑支撑架、预热塔、冷却机和输送带等部分组成。窑头是回转窑出料部分,直径大于回转窑直径,通过不锈钢鱼鳞片和窑体实现密封,主要组成部分有检修口、喷煤嘴、小车、观察孔等。一般陶粒回转窑的窑头出料部分多以耐火砖为内衬,没有设置余热回收装置,陶粒的热量一部分通过耐火砖传递到空气中散失,一部分随陶粒一起进入到后续的冷却工序,在浪费大量余热的同时,还使得冷却工序的冷却负荷较大。另外,回转窑所需的助燃气体一般以冷空气直接进料,从而使得煤气消耗量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可以利用回转窑的余热来降低燃气消耗量并且通过余热回收来降低冷却工序的冷却负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所述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包括连接回转窑与冷却窑的回转窑出料管路、助燃气体管路以及与所述回转窑连接的燃气管路,所述助燃气体管路延伸经过所述回转窑出料管路内而连接于所述回转窑,以能够将助燃气体供应到所述回转窑内,所述助燃气体管路为碳素钢管或者不锈钢管,所述燃气管路为煤气管路,所述回转窑为陶粒生产回转窑。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助燃气体管路通过与所述燃管路连接而连接于所述回转窑。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助燃气体管路贯穿所述回转窑出料管路的管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助燃气体管路的管道内径为10毫米到100毫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助燃气体管路在所述回转窑出料管路(6)内的部分为螺旋盘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螺旋盘管的螺距L为20毫米至2100毫米。
本发明的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包括部分包含于回转窑出料管路内的助燃气体管路,并将助燃气体管路的助燃气体出口与回转窑连通,助燃气体在回转窑出料管路内利用回转窑的余热进行加热后,再通入回转窑,从而减少燃气的消耗量。同时,助燃气体在回转窑出料管路内与回转窑的余热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降低后续冷却工艺的冷却负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利用回转窑的余热来降低燃气消耗量并且通过余热回收来降低冷却工序的冷却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石灰回转窑低温高粉尘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包括连接回转窑1与冷却窑4的回转窑出料管路6、助燃气体管路5以及与回转窑1连接的燃气管路2,助燃气体管路5延伸经过回转窑出料管路6内而连接于回转窑1,以能够将助燃气体(例如空气、氧气等)供应到回转窑1内,即助燃气体管路5的助燃气体入口3与助燃气体源连通,而助燃气体管路5的助燃气体出口7与回转窑1内部直接或者间接连通。助燃气体在回转窑出料管路6内利用回转窑1的余热进行加热后,再通入回转窑1,从而减少燃气的消耗量。同时,助燃气体在回转窑出料管路6内与回转窑1的余热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降低后续冷却工艺的冷却负荷。
其中,上述实施方式中助燃气体出口7可与回转窑1内部直接连通,另外,为了使燃气能够更充分地燃烧,优选将助燃气体管路5可通过与燃气管路2连接而连接于回转窑1,即助燃气体出口7通过燃气管路2而与回转窑1内部间接连通,使得燃气在燃气管路2内与被加热的助燃气体混合后再通入回转窑1,从而能够提高燃烧效率,并降低尾气的排放。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助燃气体管路5贯穿回转窑出料管路6的管壁,并保证助燃气体管路5贯穿回转窑出料管路6的管壁时不会影响回转窑出料管路6的密封性,从而不会影响回转窑1的出料过程,也不会造成回转窑1的余热逃逸。
在本实施方式中助燃气体管路5的管道内径为10毫米到100毫米,其具体尺寸可根据回转窑1对助燃气体的需求量来确定。另外,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助燃气体管路5在回转窑出料管路6内的部分为螺旋盘管,螺旋盘管的螺旋轴线(螺旋盘管绕螺旋轴线旋转)与回转窑出料管路6的中心轴线基本重合。如此设置能够在提高助燃气体与余热的换热效率的同时,因物料从螺旋盘管的中心通道(即螺旋轴线附近区域)通过,而不会使回转窑1的出料堵塞。其中,螺旋盘管的螺距L为20毫米至2100毫米,螺距L可以根据换热效率和安装空间来确定。螺距L是指螺旋盘管上相邻管道对应点(具有相同相位的点)之间的轴向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和谐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和谐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2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蒸发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温气氛回转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