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细丝烧尖穿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2329.2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8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祁一东;周秀文;刘旭东;牛高;杨毅;杨波;朱晔;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21C5/00 | 分类号: | B21C5/00;C25F1/04;C25F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 | 代理人: | 何邈 |
地址: | 6219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丝 烧尖穿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装置涉及一种烧尖和穿模用装置,尤其适用于直径小于20μm超细丝的烧尖和穿模的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丝阵Z箍缩(Z-pinch)作为实验室产生强X光辐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产生的X射线的辐射功率和能量均受到负载均匀性的影响,且基于Z箍缩实验的要求,负载材料直径要细小(3~20μm),且直径均匀性和表面质量良好,降低内爆过程中RT不稳定性。为了获得直径更为细小的丝材,通过冷拉拔生产直径20μm以下的超细丝,其关键工序为拉丝过程,而这一环节的技术难点,在于烧尖的控制和穿模的方式。工业生产中更多的是将超细丝逐一穿入配套模具,每一道次加工率为6%左右,直至达到所需规格,一道次就需要5~10次穿模。但穿模前需要进行超细丝头部细化处理,且穿模时为了能够使超细丝烧尖更为精准的对准拉丝模孔,需要显微镜放大拉丝模孔,才能轻松顺利的穿过模具。
现有技术中生产直径小于20μm的丝材都采用人工烧尖和肉眼穿模方法,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人无法精确地控制烧尖时间,不能控制烧尖的形状,且直径小于20μm的丝材由于其直径过于细小,强度降低,为人工肉眼穿过孔径更为细小的拉丝模具带来了很大困难,其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超细丝烧尖穿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超细丝穿模效率低这一难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细丝烧尖穿模装置,它包括:
电解腐蚀单元,包括机体、沿纵向设置在所述的机体的滑动槽、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滑动槽内的定位杆、固定安装于所述的定位杆的溶液盒,所述的溶液盒上设置有刻度,所述的溶液盒内装有电解液,所述的溶液盒内底部设置有与电源连通的电极,所述的机体上设置有位于溶液盒上方的外延杆,超细丝I通过外延杆与电源零线连通使得超细丝I的一端竖直伸入电解液中;
穿模单元,包括底座、载物台、设置在载物台上的模具、机械臂,所述的机械臂夹取经电解腐蚀后的超细丝II对准置于所述的模具的入口区;
集成显示单元,包括立杆、设置于立杆上的支架、设置于支架上的第一目镜和第二目镜、光源、图像采集器,所述的第一目镜对准所述的模具的入口区,所述的第二目镜对准溶液盒内的超细丝I,所述的第一目镜和第二目镜的观测对象经过放大后通过图像采集器将图像呈现在显示器上;以及中央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二目镜的反馈结果实时控制腐蚀电压、腐蚀时间、测腐蚀电流直至达到预期效果,以及用于根据第一目镜的反馈结果实时控制机械臂的位移从而准确地将超细丝II置于模具入口区的相应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高度调整机构,用于调节定位杆在滑动槽内的位置进而调整超细丝I浸润在电解液中的深度,通过调节溶液盒的高度并根据溶液盒侧部的刻度读取烧尖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腐蚀电压在0~20V范围内连续可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一目镜和第二目镜分别具有可更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立杆的上端与支架垂直固定连接、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立杆设置有高度调节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溶液盒内底部的电极具有可更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简单合理的结构,方便高效地进行了特定腐蚀量的烧尖处理工作和穿模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超细丝烧尖穿模装置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溶液盒;3.电极;4.中央控制器;5.电源;6.外延杆;7.滑动槽;8.定位杆;9.第二目镜;10.底座;11.载物台;12.立杆;13.支架;14.高度调节钮;15.第一目镜;16.光源;17.模具;18.机械臂;19.图像采集器;20.超细丝I;21.超细丝II;22.电解液;23.显示器;24.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于采用实时监控与自动控制的方式实现烧尖与穿模的全程控制。本实施例中的超细丝烧尖穿模装置,它主要包括电解腐蚀单元、穿模单元、集成显示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2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